最新技术规范出台,车内电源适配器这样选购使用最安全
最新技术规范出台,车内电源适配器这样选购使用最安全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内电源适配器已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驾驶者和乘客的用电安全,规范车内电源适配器的使用至关重要。最新发布的《车内用直流电源适配器技术规范》(SJ/T 11831-2022)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基于该规范,详细探讨车内电源适配器的安全使用指南。
技术规范的核心要求
《车内用直流电源适配器技术规范》(SJ/T 11831-2022)详细规定了车内电源适配器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涵盖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安全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维度。这些规范不仅确保了产品的基本功能,还充分考虑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隐患与防护机制
电源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安全隐患,其中最常见的是短路风险。短路保护功能是电源适配器中至关重要的安全机制。当输出端发生短路时,电流会急剧上升,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为避免这种情况,电源适配器内置了短路保护电路。一旦检测到电流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保护电路会立即切断输出,阻止电流继续增加,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除了短路保护,使用不匹配或劣质电源适配器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例如,电压或电流不匹配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电路。因此,建议用户选择原装或正规品牌的适配器,并确保其参数与设备需求相匹配。
实用选购与使用指南
在选购车内电源适配器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功率选择: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多样化,高功率车充已成为趋势。根据充电头网的拆解案例分析,45W以上的车充中,英集芯的协议芯片应用最为广泛。对于需要快速充电的用户,建议选择功率在800W~1000W的设备。
品牌考量:选择知名品牌的电源适配器可以更好地保障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大疆的行车闪充和正浩的车载超充等产品,经过严格测试,能够确保稳定运行。
安全特性:优先选择带有主动散热功能的设备,以防止过热故障。同时,支持电瓶补电模式的设备尤为重要,当汽车电瓶电量不足时,设备能够自动切换为优先为电瓶充电,避免电瓶亏电,影响车辆启动。
兼容性:确保适配器与车辆的点烟器插座或USB接口兼容。如果车辆没有USB接口,可以选择带点烟器插头的充电器。
实际应用案例
以一款高功率车充为例:这款AINOPE 90W 3A3C六口车载充电器采用分体式设计,由车充本体和背夹充电器组成。连接线长度约为1.5米,车充本体具备1A1C接口,背夹充电器具备2A2C接口,同时满足前排和后排用户同时充电需求。车充USB-C口具备30W PD快充,USB-A口具备18W快充,后排背夹充电器两个USB-C口还支持PPS快充,对主流品牌的手机都有很好的快充兼容性。
其内置的英集芯IP6566协议芯片,是一颗全集成的快充SOC降压芯片,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包括USB PD3.0、QC2.0/3.0、华为FCP/SCP、三星AFC、VOOC等。这种多功能性使得它能够满足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
总结
遵循《车内用直流电源适配器技术规范》(SJ/T 11831-2022)的要求,不仅能保障驾驶者的用电安全,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选购和使用车内电源适配器时,应充分考虑功率、品牌、安全特性和兼容性等因素。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池健康,避免过度放电或充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车内电源适配器的功能,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用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