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证屡创新高之际,我们给北交所公司做了个画像
北证屡创新高之际,我们给北交所公司做了个画像
北交所自2021年1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和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截至2024年10月,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254家,总市值达5432.98亿元。本文将从公司规模、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整体画像。
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概况
截至2024年10月2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25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343.93亿股,总市值达5432.98亿元,当日成交额为383.12亿元。
公司规模与市值分布
从公司规模来看,北交所大部分公司为中型企业,有157家,占比达61.81%,公司市值超过20亿元规模的企业不足30%。从市值规模来看,这些公司的成长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市值超过200亿元规模的企业有1家,为贝特瑞(835185.BJ),截至10月23日收盘时的总市值为263.31亿元。
公司属性与地域分布
从公司属性来看,北交所已上市的254家企业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公众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六种不同的属性。其中,绝大多数已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共有220家,占比达86.61%。
分地域来看,北交所254家已上市企业分布在重庆、浙江、云南、天津、四川等共计25个省级行政单位,地域分布较为分散,以东部和中部省份为主。其中,江苏省拥有46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广东,29家;其后为浙江28家、北京23家和山东20家。
行业分布与业绩表现
所属行业方面,按申万一级行业(2021)分类,这些公司涉及23个不同的行业,所涉行业繁多,不过总体来看科技和专业属性较强,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工业、计算机和医药行业。
至于业绩表现,北交所已上市企业的营收水平基本和公司规模正相关。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规模的企业共有12家,其中7家为大型企业;利润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普遍业绩不佳,仅有5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另有41家企业上半年未能实现盈利。
未来展望
对于北交所的后市发展,浙商证券表示,未来随着北交所扩容“提速提质”系列举措、收并购等政策逐步落地助推基本面持续向好,叠加北交所流动性短中长期改善趋势明确,分子分母端共振,有望进一步打开北证市场反弹空间。
银河证券认为,此次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推出,是加强多层次互联互通的有力手段,也是“深改十九条”的细化落地,未来北交所将与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联动发展,实现中小企业的全周期覆盖,以北交所为支点撬动更多优质企业融资发展。
开源证券则表示,中长期来看,看好北交所市场的配置价值,尤其是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处于合理较低水平且具备稀缺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质生产力标的将会受益。该机构认为,北交所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主要阵地,专精特新企业政策的接连释放,有望进一步推进北交所和新三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