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组合数公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6: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组合数公式

组合数公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计算从若干不同元素中选取固定数量元素的组合个数。它不仅与二项式定理、杨辉三角等数学概念有着密切联系,还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组合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数学工具。

组合数

定义

考虑一个包含(n)个不同元素的集合,从中选取(k)个元素组成一个子集,满足条件的子集数量即为组合数,记作(C_n^k)或(\binom{n}{k})。形式上,可以写作:

[C_n^k = \binom{n}{k}]

其计算公式为:

[\binom{n}{k} = \frac{n!}{k!(n-k)!}]

计算公式推导

首先考虑从(n)个元素中依次选取(k)个元素。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选法共有(n(n-1)(n-2)\cdots(n-k+1))种。这种选法考虑了选择的顺序,得到的结果称为“排列数”,记作(A_n^k)或(P(n,k)):

[A_n^k = P(n,k) = n(n-1)(n-2)\cdots(n-k+1)]

然后,由于选出的(k)个元素不应考虑顺序,因此需要排除上述选法中的重复。从这(k)个元素中考虑顺序地依次全部选出(即全排列),得到所有可能的重复共有(k!)种。

在排列数的基础上除以(k)个元素的全排列数,得到:

[\binom{n}{k} = \frac{A_n^k}{k!} = \frac{n!}{k!(n-k)!}]

这就是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性质

设正整数(n)与(k),通过上述定义,容易得到以下性质:

  1. (\binom{n}{k} = \binom{n}{n-k})
  2. (\binom{n}{0} = \binom{n}{n} = 1)
  3. 组合数的递推式:(\binom{n}{k} = \binom{n-1}{k-1} + \binom{n-1}{k})

其他相关内容

二项式定理

定理内容

对于任意的(n),均有

[(x+y)^n = \sum_{k=0}^{n} \binom{n}{k} x^{n-k}y^k]

推导过程

((x+y)^n)展开后,每一项都是(x)和(y)的乘积,其中(x)的次数为(n-k),(y)的次数为(k)。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规则,(x^{n-k}y^k)的系数为“从(n)个括号中挑出(k)个,其中的(y)参与相乘;剩余的(n-k)个括号中的(x)参与相乘”的方法数。这恰好是组合数(\binom{n}{k})。

定理应用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可以赋值(x=y=1)得到关于组合数的重要恒等式:

[\sum_{k=0}^{n} \binom{n}{k} = 2^n]

还可以赋值(x=1, y=-1),得到:

[\sum_{k=0}^{n} \binom{n}{k} (-1)^k = 0]

结合以上两个式子即可得到:

[\sum_{k \text{ is even}} \binom{n}{k} = \sum_{k \text{ is odd}} \binom{n}{k} = 2^{n-1}]

再例如,对等式((1+x)^m(1+x)^n = (1+x)^{m+n})((m)和(n)是正整数)的左右两边分别使用二项式定理,即得:

[\sum_{i=0}^{m} \binom{m}{i} x^i \cdot \sum_{j=0}^{n} \binom{n}{j} x^j = \sum_{k=0}^{m+n} \binom{m+n}{k} x^k]

为使左右两边对应幂次项的系数相等,可以推出范德蒙德(Vandemonde)恒等式:

[\sum_{i=0}^{k} \binom{m}{i} \binom{n}{k-i} = \binom{m+n}{k}]

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是一种将数字排列成三角形的方式,其特点是“肩上的两个数相加等于该数”,且两侧边缘为1。用这种方法可以构建出如下图所示的阵列:

以第四排的第二个数“3”为例,其“肩上”的两个数是第二排的前两个数“1”和“2”,其和为3,第四排的第二个数由此确定。

杨辉三角与组合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第(n)行的第(k)个数,恰为(\binom{n}{k})的值。即:

[a_{n,k} = \binom{n}{k}]

为杨辉三角的第(n)行的第(k)个数。

从中可以直接看出组合数的递推公式为:

[\binom{n}{k} = \binom{n-1}{k-1} + \binom{n-1}{k}]

应用举例

例1:从6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共有多少种选科方式?

解:此即组合数(\binom{6}{3}),故有20种选科方式。

例2:由40个单位正方形拼成的长为8,宽为5的长方形组成一个8×5棋盘(如图),那么从一个顶点到最远顶点的最短路的条数有多少?

解:最短路的选择可以看作是由8条单位横线段与5条单位纵线段排列;这等价于从13条线段中选择8条作为横线段,其余5条作为纵线段,此即组合数(\binom{13}{8})。故最短路共有1287条。

例3:设一个凸八边形中的任意三条对角线都不交于一点,求:由多边形的边与对角线围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解:通过分类讨论,所求三角形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 三角形的三顶点均为原多边形的顶点。显然此类三角形有(\binom{8}{3})个;

② 有两个顶点是原多边形的顶点,此类三角形可以由两条相交于图形内部的对角线确定。一方面,只需从原凸八边形中选出4个顶点即可确定出这两条对角线;另一方面,这样的两条对角线可以确定出4个所需三角形(见下图(a))。故此类三角形有(4\binom{8}{4})个;

③ 仅一个顶点是原多边形的顶点,此类三角形需要由三条对角线确定,其中两条对角线经过同一顶点。只需从原凸八边形中选出5个顶点,即可确定出这5组满足该情形的对角线:分别令五个顶点引出两条对角线(见下图(b))。故此类三角形有(5\binom{8}{5})个;

④ 三顶点均不是原多边形的顶点,此类三角形需要由三条对角线确定,且任意两条对角线不经过同一顶点。只需从原凸n边形中选出6个顶点即可确定出这三条对角线:依一个方向给六个顶点编号后,1与4相连,2与5相连,3与6相连,即可围成唯一的一个三角形(见下图(c))。故此类三角形有(\binom{8}{6})个。

综上所述,可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知所求三角形的个数为(56+280+280+28=644)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