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天到碧水:商洛生态环境治理的全方位突破
从蓝天到碧水:商洛生态环境治理的全方位突破
“商洛蓝”是陕西省商洛市近年来生态环境治理的亮丽名片。2024年,商洛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一,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34天,PM2.5年均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领跑全省。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商洛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的结果。
大气污染治理:多管齐下守护蓝天
商洛市聚焦工业污染、扬尘污染和移动源污染三大重点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治理措施。全市完成3座工业炉窑深度治理,34家企业安装门禁系统,严格管控高排放车辆。在建项目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控设备,中心城区和县城道路机扫率分别达到91.58%和86.74%。此外,商洛市还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5家企业完成低含量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756户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水污染防治:守护碧水清流
商洛市围绕省考水质目标,实施工业废水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等8类45个项目。中心城区和县城建成区46条河流均无黑臭水体,10个工业园区生产生活废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设施。全市累计审批入河排污口34个,丹江、金钱河干流57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达92.04%。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率达89.61%,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土壤污染防治:守护净土安全
商洛市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6家关闭搬迁企业落实地块污染管控措施,8家企业启动优先监管地块重点监测项目。14家重点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3家重点污染源完成涉镉整治销号。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全部实现安全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创新机制:构建环境治理新格局
商洛市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2024年10月,商洛市与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签订跨区域跨流域执法联动协议,形成生态环境执法合力。全市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21家,处罚金额1164.13万元。同时,商洛市还建立了智慧环保监测系统,新建64座尾矿库地下水监测井,实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商洛市以“中国康养之都”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绿色产业。全区打造康养、旅游、宜居示范村120个,培育发展康养企业100余户,开发各类康养产品11种。商州区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县(区),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未来展望:持续擦亮“商洛蓝”名片
下一步,商洛市将以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为契机,继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探索构建“环境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商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