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适量食用坚果可改善儿童认知功能
研究证实:适量食用坚果可改善儿童认知功能
儿童吃坚果真的能变聪明吗?这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坚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确实对儿童的大脑发育有着积极作用。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坚果中究竟含有哪些对大脑有益的营养成分。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和ω-6脂肪酸,这些脂肪酸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至关重要。此外,坚果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身体发育、细胞更新和组织修复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坚果中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B族维生素则参与能量代谢,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坚果还富含钾、镁、磷、钙、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学龄儿童的骨骼健康、智力发展、免疫力和整体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也支持坚果对大脑发育的积极作用。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适量食用坚果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另一项研究则表明,每周食用两次以上坚果的儿童,在注意力和记忆力测试中的表现更好。
那么,儿童应该怎样科学地食用坚果呢?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6-10岁的学龄儿童每周摄入坚果应为50克,11-17岁的学龄儿童每周摄入量则应增加至50-70克。需要注意的是,坚果虽然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也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因此要控制好食用量。在选择坚果时,建议优先选择原味坚果,避免额外添加的盐和糖。同时,坚果中的脂肪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或酸败,因此要选购新鲜的坚果,并注意储存方式,购买后应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处。
值得注意的是,坚果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尤其是对花生、腰果、杏仁等坚果过敏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果孩子在食用坚果后出现皮肤瘙痒、嘴唇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对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初次尝试坚果时要特别谨慎,可以先少量尝试,并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儿童适量食用坚果确实对大脑发育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坚果只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补充坚果的同时,也要注重饮食的多样化,确保孩子获得全面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