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波动下的中国:挑战与应对
美元汇率波动下的中国:挑战与应对
2025年2月4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3159,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05个基点。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专家观点:分歧中的共识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市场上的专家观点呈现出明显的分歧。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认为,人民币汇率将持续走弱,预计2024年底将达到7.3,2025年将进一步贬值至7.5~7.6。这一预测主要基于美国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预期,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影响。
然而,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邓海清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人民币已进入强势通道,2024年9月已突破7这一关键关口,未来有望回到6-7的正常区间。邓海清指出,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中枢性贬值是异常现象,主要由地缘政治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美元强势所致。随着这些外部因素的缓解,人民币有望重返正常区间。
美元波动下的中国应对
面对美元汇率的持续波动,中国在多个领域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出口竞争力:汇率风险管理成关键
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波动走势。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大致在7.10—7.27区间,走势呈现双向波动特点。7月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两个月内升值近4%。这一波动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某大型跨国企业外汇负责人明霞表示,公司虽然对美联储降息和美元指数走弱带动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心理预期,但此次波动速度之快还是出乎意料。相比之下,一些坚守汇率风险中性的企业则表现得更为从容。国内某手机出口企业B的汇率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人肖剑指出,此轮人民币升值幅度之大、波动程度之高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这凸显了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资本流动:跨境资金恢复净流入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积极变化。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涉外收付款顺差28亿美元。其中,一季度小幅顺差,二季度转向逆差,但三季度重新恢复顺差。主要构成上,货物贸易延续净流入,外资来华投资逐步向好,境内主体对外投资总体有序。
结售汇数据方面,前三季度总体呈现逆差,但三季度重新回到均衡水平,9月份更是恢复顺差,结汇上升、售汇基本稳定。衡量结汇意愿的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2.1%,衡量购汇意愿的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8.9%。8至9月,结汇率较前7个月上升5.7个百分点,售汇率则下降2.8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结售汇意愿保持理性。
外债偿还:影响温和可控
从汇率变化来看,2024年以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CNY)总体小幅贬值0.3%左右,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即使8、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明显回升,也是美元走弱后的普遍反应。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指出,人民币的升幅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平均水平,对进出口的影响比较温和。
政策应对:多重工具保障汇率稳定
面对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挑战,中国采取了多重措施来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
-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政策指引:外汇局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为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的指导和案例,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汇率波动。
- 稳增长政策: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包括支持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以稳定宏观经济基本面,增强市场信心。
- 市场交易:前三季度,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总计30.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显示市场交易活跃,外汇市场韧性较强。
总体来看,中国在应对美元汇率波动方面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灵活性。通过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市场交易和政策指引等多种工具,中国有效地稳定了汇率市场,保持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平衡。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