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种与体育项目有关的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3: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种与体育项目有关的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运动带来的不只是健康和快乐,有时也会带来一些特定的伤病。比如你是否听说过“足球踝”、“网球肘”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心疼的名词?它们可不是简单的扭伤或拉伤,而是运动员们在长期运动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骨科疾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与体育项目有关的常见骨科疾病吧!

足球踝

足球踝主要见于足球运动员,在1950年由McMurray首次提出,是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属于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主要发病机制是踝关节过度的跖屈背伸活动,踝关节不合槽的运动会使距骨颈与胫距关节面的前缘反复撞击,或距骨的后唇与胫骨后缘反复撞击,导致关节面软骨出现损伤性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疼痛,会影响行走负重活动。影像学检查包括踝关节X线片检查、CT以及MRI检查,会发现踝关节出现撞击性骨赘,存在关节囊及韧带钙化,有关节软骨损伤表现。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首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患者症状较重、骨赘较大或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有按摩、药物治疗、理疗及关节内或痛点局部封闭等。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关节镜下探查清理、骨赘切除、关节软骨剥脱处行微骨折、关节软骨移植修复等。足球踝的早期预防、尽早干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上图为踝关节侧位X线片解剖结构图(左)和肘关节骨性结构示意图(右)(来自奈特图谱)

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于网球运动员,在19世纪末被命名,是肘关节常见疾病之一。网球肘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因急慢性损伤导致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附着点出现组织撕裂、损伤。这种疾病的患病率为1%~3%,高峰患病年龄在45~54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肘关节活动时在外上方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呈放射性,肱骨外上髁有压痛点,在进行腕关节背伸小臂旋转时,疼痛会有所加剧,可能会有握力明显减弱。该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查体,肘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肘部X线片显示正常。网球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局部注射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经过保守治疗大部分临床症状较轻的网球肘患者会得到极大改善,对于顽固性网球肘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较好选择。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以及经皮手术,主要是对伸肌腱进行松解并对病变组织进行清除。

上图为伸肌总腱和屈肌总腱止点解剖示意图。(来自奈特图谱)

高尔夫球肘

高尔夫球肘又称之为肱骨内上髁炎,也是肘关节常见的慢性损伤之一,将会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臂屈肌总腱肌腱的起始部位疼痛和压痛,发病机制也是肘关节反复损伤导致的肱骨内上髁肌腱止点处的无菌性炎症,并且会出现局部筋膜增厚。高尔夫球肘的治疗也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同上网球肘的各种治疗。

上图为距骨外侧突骨折患者的术前CT图像。(来自临床实际病例)

雪橇踝

雪橇踝或滑雪者骨折,又称之为距骨外侧突骨折,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项目的普及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距骨外侧突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对于具体受伤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大多数学者认同在踝关节的背屈和外翻综合作用下易导致距骨外侧突骨折,但也有学者通过力学研究指出外翻及外旋容易导致距骨外侧突骨折。临床上将其分为3型,Ⅰ型,简单骨折,距骨骨折线从距腓关节表面延伸至距跟关节的后面,根据骨折线的宽度进而分为IA型(骨折块移位不明显,骨折线宽度<2 mm)和IB型(骨折块移位明显,骨折线宽度>2 mm);Ⅱ型,粉碎性骨折,包括关节面和整个外侧突;Ⅲ型,撕脱骨折,距骨外侧突的前下部撕脱骨折,而不涉及距腓关节。主要临床表现外踝前后方肿胀明显且有压痛,跗骨窦下缘有压痛,于外踝前内侧偏下可触及骨擦感;足背伸及跖屈痛呈阳性,足背伸及跖屈活动受限,足内、外翻痛呈阳性。无移位小于1 cm骨折片,或移位不超过2 mm的的距骨外侧突骨折,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外固定制动。大于1 cm骨折片,粉碎性骨折,或移位超过2mm的距骨外侧突骨折,可以进行手术,复位并内固定。骨折块足够大时可以选用螺钉进行固定,多个骨块必要时可辅助克氏针固定,对于粉碎性骨折可以选用T 板进行固定。及时诊断、避免漏诊以及有效治疗是临床良好治疗结果的重要保障。



上图为一名16岁拳击手骨折男性患者,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术后X线片图像。(来自于临床实际病例)

拳击手骨折

拳击手骨折又称之为第五掌骨颈骨折,约占所有手部骨折的20% ,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10~29 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部损伤。第五掌骨颈骨折多是由握拳姿势下直接击打伤造成的,因为掌骨背侧远端直接受力以及蚓状肌、骨间肌的牵拉作用,通常会出现骨折断端向背侧成角,掌骨头向掌侧塌陷。临床表现为第五掌骨颈处出现肿胀、疼痛、畸形明显,有压痛,影响手指屈伸活动。根据临床表现、查体以及X线片检查,第五掌骨颈骨折诊断一般较为简单明确,很少出现临床漏诊误诊情况。目前临床上针对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以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等。虽然治疗方式多样,但各治疗方式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对于最佳治疗方案尚未形成统一专家共识。

本文原文来自好医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