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

创作时间:
2025-03-13 01:35: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pjingbian/article/186C1EghsT4.html

溶血性贫血是一类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症状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因病情的急慢性而异。急性溶血性贫血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寒战、高热、头痛、腰背四肢酸痛、腹痛等症状,同时可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甚至休克和急性肾衰竭。而慢性溶血性贫血则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大,可伴有胆结石、小腿溃疡、骨骼异常等长期并发症。这些症状的出现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线索。

实验室检查

  •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这是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的直接证据。而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则不增高。
  •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时减低更为显著,甚至可能测不出。这一指标对于鉴别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 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该测定阳性表示为严重血管内溶血,是判断血管内溶血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现阳性,并持续数周。该试验阳性是发生过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
  • 红细胞寿命测定:通过测定红细胞的半衰期来判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是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可靠方法。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寿命常显著缩短。

上述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异常变化均源于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过程。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血管外被破坏,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入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和临床表现。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准确判断溶血性贫血的类型、严重程度及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日常注意事项

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保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同时,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旦出现贫血加重、黄疸加深等病情变化,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