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企业融资迎利好:第三方担保费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企业融资迎利好:第三方担保费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

引用
国家税务总局
9
来源
1.
http://qingdao.chinatax.gov.cn/ssfg2019/zxwj/202403/t20240304_85909.html
2.
https://www.sse.com.cn/lawandrules/sselawsrules/charge/c/c_20241227_10767372.shtml
3.
https://kpmg.com/cn/zh/home/insights/2024/12/china-tax-alert-10.html
4.
http://www.qzkfq.gov.cn/zwgk/xwzx/tzgg/202501/t20250109_3128918.htm
5.
http://www.shui5.cn/article/4b/118712.html
6.
https://jjxxw.cq.gov.cn/zwgk_213/zcwj/qtwj/202411/t20241129_13846438.html
7.
http://www.chinaportrait.org/last.php?id=393
8.
https://www.shui5.cn/article/37/52162.html
9.
http://www.tfcjtax.com/a/202412/j7e7ku3fwcrt.shtml

近日,关于第三方担保费抵税的新规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政策解读,企业支付给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担保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这一变化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

01

新规核心要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及相关规定,第三方担保费的抵税新规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抵扣条件:企业需从第三方担保公司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方能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2. 适用范围:新规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特别是那些通过第三方担保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

  3. 操作要点

    • 企业应确保与第三方担保公司签订正式的担保合同,明确担保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时间。
    • 在支付担保费时,应及时向担保公司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 企业需妥善保管相关合同、发票等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02

新规解读与分析

  1. 政策背景:此次新规的出台,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允许第三方担保费进项税额抵扣,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2. 与旧规对比

    • 旧规中,直接与贷款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 新规明确将第三方担保费纳入可抵扣范围,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 实际影响

    • 对于频繁使用第三方担保服务的企业来说,这一政策将显著降低其税务负担。
    • 有助于促进担保行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03

实际操作指南

  1. 发票管理:企业应确保从第三方担保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符合以下要求:

    • 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一致
    • 发票内容与实际交易相符
    • 发票金额与合同约定的担保费一致
  2. 账务处理:企业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账务处理:

    • 借:财务费用(不含税金额)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含税金额)
  3. 税务申报:在进行增值税申报时,企业需将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相应栏目。

04

案例分析

某中小企业A公司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B获得一笔贷款,支付担保费10万元(含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0.6万元。根据新规,A公司可以将这0.6万元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降低其增值税负担。

05

注意事项

  1. 合规性要求:企业必须确保所有交易真实、合法,不得通过虚构交易或虚开发票来骗取税款抵扣。

  2. 时效性要求:企业应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的规定期限内完成认证和抵扣,逾期将无法享受抵扣政策。

  3. 后续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和台账制度,定期对抵扣情况进行自查,确保符合税务机关的要求。

06

结语

第三方担保费抵税新规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企业应充分把握这一政策红利,规范操作,合法合规地享受税收优惠。同时,也期待税务部门能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操作指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