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晒15分钟,冬季也能拥有好心情
每天晒15分钟,冬季也能拥有好心情
随着冬天的到来,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这是因为缺乏阳光照射导致体内血清素减少。然而,每天晒晒太阳就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阳光不仅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快乐物质”,如内啡肽和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此外,晒太阳还能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强免疫力。所以,不妨抓住冬日里的每一缕阳光,让自己远离坏情绪吧!
为什么冬天更容易情绪低落?
冬天的阳光不如其他季节充足,这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快乐激素”——血清素分泌减少。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能调节我们的情绪、睡眠和食欲。当血清素水平下降时,人就容易感到疲惫、沮丧,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除了血清素的影响,冬天日照时间短,夜晚来得早,这会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的激素,它的增加会让人感到困倦和情绪低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冬天会感到特别想睡觉,但又睡不踏实的原因。
更严重的是,有些人可能会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这是一种在秋冬季节高发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精力不足、悲伤、对平时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睡眠问题和食欲改变等症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SAD的症状每年会持续4-5个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晒太阳如何改善情绪?
阳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免费药物”,它能帮助我们改善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当阳光照射到皮肤上时,会刺激大脑释放一种叫做血清素的化学物质。血清素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情绪,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和专注。这就是为什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往往感到更加开心和充满活力。
除了血清素,晒太阳还能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与快乐和奖励机制相关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健康志愿者在强光照射下10分钟,大脑中富含多巴胺的区域血流量会增加。这意味着晒太阳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快乐中枢”,让我们感觉更加快乐和满足。
此外,晒太阳还能促进β内啡肽的分泌。β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在晒太阳后感到特别放松和舒适的原因。有研究发现,皮肤通过晒太阳可以合成一氧化氮和β内啡肽等物质。一氧化氮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β内啡肽可以改善情绪,使人精神放松,情绪改善。所以晒太阳有可能会上瘾。
除了改善情绪,晒太阳还有其他诸多好处。例如,它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的吸收,保护骨骼健康。充足的阳光还能调节我们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是情绪稳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安全有效地晒太阳?
虽然晒太阳好处多多,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避免过度暴晒对皮肤造成伤害。以下是一些安全晒太阳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时间:冬季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为充足,紫外线强度适中,既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早晨和傍晚的阳光尽管很美,也很温和,但是此时阳光中只有UVA,不含UVB,因此不能合成维生素D,容易使皮肤变老。
控制时长:每天晒15-30分钟就足够了。这个时长既能满足身体对阳光的需求,又能避免皮肤被晒伤。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皮肤敏感度和天气情况适当调整。
注意防晒:虽然冬季阳光较弱,但仍需适度防护。建议使用PA高、SPF低的防晒产品。PA值代表抵御UVA的能力,可以防止晒黑和皮肤老化;而SPF值则代表抵御UVB的能力,过高的SPF值会阻碍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很重要。
补水保湿:晒太阳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皮肤干燥。可以随身携带一瓶水,随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同时,使用保湿护肤品也能帮助皮肤保持水润状态。
保护眼睛:长时间直视阳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佩戴墨镜或戴顶帽子,既能保护眼睛,又能避免脸部被晒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大多数人适合晒太阳,但患有皮肤癌、光过敏或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的人需要特别小心。这些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日晒,避免皮肤受到伤害。
结语
冬天晒太阳不仅温暖身心,还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安全享受阳光带来的福祉。所以,不妨抓住冬日里的每一缕阳光,让自己远离坏情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