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苏打盐碱地改良获突破,科技创新让不毛之地变良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苏打盐碱地改良获突破,科技创新让不毛之地变良田

引用
中国科学院
9
来源
1.
https://neigae.cas.cn/news/cmsm/202401/t20240115_6954180.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4/01/content_26049973.htm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4/7/2024712122457704108718.shtm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2/20/content_26042589.htm
5.
http://agri.jl.gov.cn/rdzt/ymkjl/ymsj/202410/t20241013_8985257.html
6.
http://www.legaldaily.com.cn/Village_ruled_by_law/content/2024-09/11/content_9053458.html
7.
677569660000000013001926
8.
http://wap.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31684881/content.html
9.
https://zrzyt.shaanxi.gov.cn/info/1123/118426.htm

东北地区的苏打盐碱地,曾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块“硬骨头”。这片土地富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土壤结构差,通气性和透水性低,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然而,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东北苏打盐碱地的分布与特点

东北地区的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土壤中含有高比例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这些盐碱成分导致土壤pH值偏高,养分有效性降低,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同时,土壤质地黏重,通气性和透水性差,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02

科技创新引领改良之路

面对这一难题,科技成为了破局的关键。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探索和应用多种改良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物理改良:灌溉洗盐与暗管排盐

传统的灌溉洗盐方法通过大量淡水冲洗土壤,将盐分溶解并排出,但这种方法耗水量大,对水资源相对匮乏的东北地区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因此,暗管排盐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通过在地下铺设排水管道,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止盐分上升,同时节约水资源。

化学改良:调节土壤pH值

化学改良主要通过施用改良剂来调节土壤pH值,降低土壤碱性。常用的改良剂包括石膏、硫酸亚铁等,它们能够与土壤中的钠离子发生反应,降低土壤碱度,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改良:种植耐盐碱作物

生物改良则是通过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来逐步改善土壤环境。水稻的种植尤其有效,通过水田的浸泡和排水过程,可以带走部分盐分,同时作物根系的生长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改良:重塑土壤生态

最新的微生物改良技术则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菌群,重塑土壤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能够分泌有机酸,中和土壤碱性,同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03

成效显著:从盐碱滩到丰收田

这些改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成效。在吉林省白城市镇南种羊场的示范田里,200亩原本PH值在9-12之间、含盐量在0.3%-0.45%之间的重度盐碱地,通过复合微生物技术改良后,第一年就实现了粮食生产,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6公斤,鲜椒亩产更是高达2411公斤。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科技改良,实现了耕层平均降盐20%,盐碱地产能提升15%以上,40万亩盐碱地重获新生,成为当地农民的“聚宝盆”。

04

技术对比:因地制宜是关键

面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盐碱程度,选择合适的改良技术至关重要。水改技术虽然效果显著,但耗水量大,不适合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微生物改良技术则节水效果好,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滴灌技术在西北地区表现良好,但在东北地区则需要配合土壤结构改良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05

展望未来:从挑战到机遇

东北苏打盐碱地的改良之路,不仅是一场科技创新的攻坚战,更是一次生态修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这片曾经的盐碱滩正在变成希望的田野。未来,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东北苏打盐碱地有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