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专家: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
北京中医专家: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西医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且无法根治。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则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病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厂,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他认为,胃食管反流不仅仅是酸反流,还包括弱酸和非酸反流,单纯依靠西药抑酸效果有限。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需要从整体出发,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气机升降。
中药治疗
张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左金丸、保和丸、半夏泻心汤等中药方剂对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好的疗效。
左金丸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组成,能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适合于食滞胃脘型胃食管反流病。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能调和脾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
穴位按摩
除了中药治疗,穴位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张厂医生推荐以下三个穴位: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可以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穴可以调理气机、宽胸理气。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生活方式调整
张厂医生强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和穴位按摩,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
- 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生活习惯上,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 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和咖啡。
- 避免餐后立即躺下,睡前3小时不进食。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压。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强调辨证施治和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和穴位按摩等方法,从根本上改善病情。张厂医生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调整生活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