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微塑料已进入日常饮食,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最新研究:微塑料已进入日常饮食,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微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餐桌安全。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是看似无害的茶包,在泡茶过程中也会释放出数以亿计的微/纳米塑料颗粒。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hemosphere》期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
研究团队分析了三种不同化学成分的茶包过滤器——尼龙6、聚丙烯和纤维素。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测试的茶包类型在泡茶过程中都会释放大量微/纳米塑料。其中,聚丙烯茶包每毫升水中释放大约12亿个颗粒,纤维素茶包每毫升水中释放大约1.35亿个颗粒,尼龙6茶包每毫升水中释放大约818万个颗粒。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微/纳米塑料能够被人体肠道细胞吸收并扩散至全身。实验显示,暴露于100 μg/mL浓度下的塑料颗粒24小时后,HT29-MTX细胞对塑料颗粒的吸收率最高,甚至检测到部分颗粒进入了细胞核。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DNA损伤、突变以及干扰DNA修复机制等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遗传毒性、免疫反应异常以及长期致癌性。
事实上,微塑料已悄然进入我们的日常饮食。从鱼类、贝类到食盐、蔬菜、水果,甚至饮用水,都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我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0多名手术患者中,近60%的人主要动脉中含有微米和纳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在手术后约34个月内,动脉中含有微塑料的人比没有微塑料的人出现心脏病、卒中或死亡的可能性高4.5倍。
微塑料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和免疫功能障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微塑料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导致潜在致病菌丰度显著增加,有益菌丰度显著降低,并干扰肠道免疫功能,增加致病菌感染的风险。
面对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微塑料的侵害?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水杯和餐具,减少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依赖。
选择非塑料包装的食品:优先购买使用玻璃、金属或纸质包装的食品,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
使用非塑料材质的厨具:在处理生肉、蔬菜和水果时,建议使用不锈钢、竹木等非塑料材质的砧板和餐具。
注意饮用水安全:安装带有过滤装置的净水器,或在喝前把水烧开,确保饮水的安全与健康。
支持环保政策和创新解决方案:关注并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使用。
微塑料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减少塑料使用,选择环保替代品,我们不仅能够保护环境,也是在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清洁、安全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