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竹艺村:62名非遗传承人守护竹编工艺,年引百万游客
四川崇州竹艺村:62名非遗传承人守护竹编工艺,年引百万游客
崇州道明竹艺村,一个以竹编艺术闻名的古朴村落,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这里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更是“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进竹艺村,仿佛置身于一个竹的世界,每一处景致都透露着千年的文化积淀。
竹编文化传承
竹艺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核心属地,这项技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88岁高龄的国级竹编传承人赵思进大师依然坚持每天到自己的私人工坊里,看看珍藏的作品,摸摸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篾条和竹编工具。目前,竹艺村拥有62名竹编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3名、成都市级4名、崇州市级54名,还有竹编艺人100名,从业人员4000余名。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这项古老的手艺得以代代相传。
旅游特色体验
竹艺村不仅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基地,更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旅游胜地。2023年,竹艺村吸引游客128.6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2.55亿元。这里建有竹艺村国家4A级景区、百竹园科普基地等特色场景,专业运营竹编艺术坊、竹艺村村史馆等高品质文创空间。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竹编技艺,亲手制作竹工艺品,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竹艺村还推出了非遗研学、森林康养、艺术摄影等新消费业态,让游客能够全方位体验竹编文化的精髓。
亲子活动亮点
竹艺村是亲子游的理想选择。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竹编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竹艺村的竹编工艺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匠人精神,培养耐心和创造力。同时,竹艺村还设有专门的亲子活动区域,提供各类互动游戏和体验项目,让家长和孩子在游玩中增进感情,共同度过难忘的时光。
乡村振兴成果
近年来,竹艺村通过引进中央美院传统工艺工作站,搭建竹编研学创作的创客基地,积极推动竹编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如今的竹艺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竹编技艺,还创新设计了胸针、耳环等300余种时尚潮品,让古老的竹编艺术焕发新生。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深受游客喜爱,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竹艺村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崇州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片区工作专班专人负责道明竹编项目管理、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掘道明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源禀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区域内的特色产业,“道明竹编”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获选四川省 2024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和首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如今的竹艺村,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