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并非万能药:专家解读适用范围与安全使用
青霉素并非万能药:专家解读适用范围与安全使用
“青霉素能治百病”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这种说法真的正确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青霉素是什么?它真的能治百病吗?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而杀灭细菌。青霉素对许多类型的细菌有效,尤其是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
然而,青霉素并非万能药。它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丹毒、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和真菌感染,青霉素是无效的。
青霉素有哪些副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但使用时仍需谨慎。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
-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 二重感染: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
- 其他:溶血性贫血、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
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使用前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试,即使皮试阴性,也需在备有抢救设备与药物的地方使用,因为仍有可能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青霉素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维生素C、磺胺类药、钙剂等。例如,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降低疗效。因此,如果服用了青霉素类药物,需要间隔1~2小时再服维生素C。
特殊人群使用: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孕妇在不能选择更安全的抗生素时才可使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
用药监测: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者,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检测血清钾或钠。
如何正确使用青霉素?
遵医嘱用药:青霉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细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详细询问过敏史:在使用青霉素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注意用药间隔:青霉素与某些药物需要间隔一定时间使用,如维生素C需间隔1~2小时,磺胺类药需间隔2小时以上。
观察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正确储存药物:青霉素应遮光,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氨苄青霉素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因此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必须保存时,应置冰箱冷藏,24小时内用完。
青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但并非万能药。正确使用青霉素,才能真正发挥其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使用青霉素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不可滥用或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