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史》:芒福德笔下的五千年文明演进与未来展望
《城市发展史》:芒福德笔下的五千年文明演进与未来展望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文化、经济、政治交汇的中心。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以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系统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为理解城市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书籍概要
本书着重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系统阐述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时代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古希腊——罗马城市,中世纪基督教,巴洛克和商业城市,近代和现代工业城市。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本书史料丰富,论述广博而深刻,于1962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作者简介
图为刘易斯·芒福德
刘易斯·芒福德(1895-1990年)是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在名人词典中,他有时被介绍为“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有时又是“城市规划与社会哲学家”。他对历史城市及城市规划进行系统分析与批判,论述具有广度与深度,学术见解独树一帜。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文明更新换代的联系规律。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屡陷危机,战略家和规划师们重新思考社会和文明的出路时,刘易斯·芒福德博士才在他的垂暮之年名声大噪:1987年底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了国际学术会议,专门探讨芒福德著述的意义和影响,1988年4月初纽约州立大学又举行了同样的会议,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刘易斯·芒福德城市与区域比较研究中心》,推行他的学术思想。芒福德于1955年入选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学院,并于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奖章。他的著作还有:《城市文化》《人类景况》《解释与预测》《生活随笔》等。
写作背景与目的
《城市发展史》出版于1961年,作者时年66岁。此书可视为芒福德学术生涯深秋收获季节的代表作。作者试图在此书中描述五千年的城市发展史,试图对城市发展的是非曲直、功过得失作一个历史性总结。那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
作者研究发现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在历史上屡陷危机,尤在近代,二次大战后全球仍然险象环生,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为了使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须能包括有机界和个人的,以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形式。”
按作者的看法,人类技术文明发展至今,已使人类城市社会发展到一个岔路口;他说:“这时,如果对历史有深湛的了解,对那些至今控制着人类的古老决定有了高度的自觉,我们就有能力正视如今人类面临的迫切抉择;而这一抉择无论向什么方向都终将改变人类。就是说,人类或者是全力以赴发展自身及其丰富的人性,或者俯首听命,任凭他自己发动起来的,并几乎是自动运转着的各种力量的支配,最后沦落到丧失人性的地步……”
以此为动机,作者在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证据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城市的起源,接着便逐一描述分析了一连串的城市文明,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近代工业文明,直至处于核威胁下的当今世界。
创新性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与反思的成果,它不仅详尽论述了城市在各个历史时代的形式与功能,尤为可贵的是,它大胆而生动地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描述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追述了城市和人类文明漫长寂静的过去和动荡多事的当今;同时满怀信念地预言了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未来前景。作者不仅能对人类面临大规模破坏的危险发出警号,更能掠过危险看到希望,他坚信人类的创造潜力和新制度能够改造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并同时改造人类自己。
本书特点:广博与深刻
其一,是广博。作者的研究论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大跨度的,且较细致全面。他对西方历代文明兴衰更迭作出精彩论述,为读者描绘出一条沿时间长轴波动发展的一连串正弦波线,其中每一升降周期代表一代文明,分别历时几千年或几百年不等;新旧两代文明交替时则有一段相叠的时期。在对某一特定历史文化的研究中,作者也采用了深入的多层面分析方法。
其二,是深刻与极富哲理。在作者的论述中,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同样的发展过程。作者认为城市是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场所。“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神灵,经过一段段长期间隔后,从城市中走出来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料的。”
人类通过城市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甚至达到了超越神灵的境地。这才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
“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陶冶人。”
芒福德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中,用一种多视角的方法,将城市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与城市的规模、结构、形式和设施等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并揭示了这两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书中第十七章“特大城市的神话”中集中了作者的很多深刻见解。作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弊端的揭露,也是针砭时弊,促人深思。
有机规划和人文主义规划思想
芒福德在书中系统总结了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对中世纪城市规划极为赞赏,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评价极高。对未来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芒福德提出的总目标是把它们向有机状态进行改造。例如把符合人性尺度的田园城市作为新发展地区的中心,创立一种平衡的经济模式,复兴城市和地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建成优良传统观念和生活理想的主要载体,更新技术,大力推广新巧、小型、符合人性原则和生态原则的新技术。芒福德关于城市生态文化的一些构想,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预言性与参考价值。
佛罗伦萨
本期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发展史》一书的作者简介、成书背景、写作目的、写作脉络、重要观点,显然,芒福德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在当今世界益发显得深刻、沉重。“当今是一切时代之最好,又是时代之最坏。”
面对技术空前飞跃的今天,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恐怖主义等愈演愈烈,怎样才能找到人类和谐共处的经久之道?文明的出路在哪里?这个世界上能否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样本?矛盾百出的工业文明必将被新一代的历史文明所取代,这新一代的历史文明应当是生态文明。芒福德较早地预见了这些危机,深深为之担忧。下一期文章将具体介绍书中的第一章“圣地,村庄,要塞”,共同探寻历史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