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DRG/DIP改革引领医药行业变革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48: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DRG/DIP改革引领医药行业变革

2024年,我国全面推开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要求所有统筹地区参与,并在2025年底前覆盖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这一改革旨在通过打包付费控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那么,DRG/DIP改革将如何改变医药行业的格局?

01

医药工业:创新与规范并重

创新药迎来发展机遇

DRG/DIP改革对创新药的影响尤为显著。改革鼓励创新药械研发,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械给予优先审评审批。例如,2024年,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上市创新药48个、创新医疗器械65个。同时,改革还优化了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将审评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加速创新药械上市进程。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例如,拓展数据保护范围,明确部分药品获批上市时对注册申请人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分类别给予一定的数据保护期;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品、儿童用药品、首个化学仿制药及独家中药品种给予一定的市场独占期。

中成药和仿制药面临挑战

DRG/DIP改革对中成药和仿制药的影响则相对复杂。一方面,改革推动了中成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例如,改革强调加大中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特色审评证据体系。另一方面,改革也对仿制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改革鼓励仿制药高质量发展,优化仿制药审评、核查工作机制,支持信息化水平高、质量保证和风险防控能力强的企业接受委托,有序拓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范围。

02

医药流通:数字化转型加速

DRG/DIP改革对医药流通环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推动了医药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改革支持药械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快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采集记录生产参数。同时,改革还优化了药品注册检验用量,由检验3批减为1批,由每批3倍全项检验用量减为每批2倍,显著降低注册检验送样成本。

此外,改革还优化了注册核查启动方式,可根据产品风险,将进口罕见病用药品上市前注册核查与上市后检查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减少境外核查的等待时间。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医药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03

医药服务:从“量”到“质”的转变

DRG/DIP改革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诊疗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推动了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例如,改革前,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按项目付费”,即医生开什么处方、要求患者做什么检查,医保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报销即可。这种模式容易导致“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现象。改革后,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按病种付费”,即医保部门根据病种设定固定支付标准,医院需在此框架内提供服务。超出预算部分由医院承担,结余则归医院所有。这种模式激励医疗机构优化管理、提高效率,从“多开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控制成本也能获得收入”。

改革还推动了医生绩效考核方式的转变。改革前,医生的绩效考核往往与医保支付直接挂钩,容易导致医生过度关注经济指标。改革后,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这种转变有助于医生更加关注医疗质量和患者需求,而不是经济指标。

04

医保资金和患者负担:控制与减轻

DRG/DIP改革对医保资金和患者负担产生了积极影响。改革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例如,改革前,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586.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844.99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4.36%,远超同期GDP增速。改革后,到2023年底,全国超九成医保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地区住院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占比下降到1/4左右。从各地实践看,改革已经取得了几方面成效:医疗费用增速放缓,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改革还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例如,改革前,一些患者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放弃治疗。改革后,医保部门根据病种设定固定支付标准,医院需在此框架内提供服务。超出预算部分由医院承担,结余则归医院所有。这种模式激励医院控制成本,避免过度医疗,从而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05

机遇与挑战并存

DRG/DIP改革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改革激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医药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例如,改革对创新药械给予优先审评审批,缩短了创新药械上市时间。同时,改革还支持高水平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国内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罕见病用诊断试剂,更好满足罕见病诊断需要。

改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改革要求医疗机构转变运营模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同时,改革还要求医生转变绩效考核方式,从关注经济指标转向关注医疗质量和患者需求。这种转变需要医生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06

未来发展趋势

DRG/DIP改革将推动医药行业向高效、规范方向发展。改革将激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医药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同时,改革也将推动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此外,改革还将推动医生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改革还将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发展。例如,改革对创新医疗器械给予优先审评审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进院。同时,改革还对创新药械给予优先审评审批,加速创新药械上市进程。这些措施都将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发展。

改革还将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和数字化。例如,改革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同时,改革还支持药械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快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这些措施都将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和数字化。

总体而言,DRG/DIP改革正在深刻改变医药行业的格局。这一改革不仅影响了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和医药服务,还对医保资金和患者负担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推动了医药行业向高效、规范方向发展,同时也激励了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医药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