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替代玉米豆粕,甜菜粕成绿色养殖新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4: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替代玉米豆粕,甜菜粕成绿色养殖新宠

甜菜粕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副产物,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能特性,在现代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甜菜粕不仅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还能提高育肥猪和母猪的生产性能。此外,它在反刍动物的饲料中也表现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稳定,从而提高动物的整体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随着可持续农业和绿色养殖理念的普及,甜菜粕正逐渐成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01

甜菜粕的营养价值与应用现状

甜菜粕是糖厂经过浸糖处理后的副产物,富含营养,是奶牛、肉用牛及猪、羊等的良好饲料。甜菜粕的外观为深灰褐色至深灰黑色颗粒,无焦糊状,无霉味及异味,直径6mm-10mm、长15mm-35mm表面光滑的圆柱形颗粒。每100t甜菜可生产颗粒粕6t。颗粒粕与鲜甜菜渣相比,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大大增加。运输方便,利于保存,泡水后体积增大4-5倍。

甜菜粕不仅在肉牛养殖中表现出色,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猪饲料中,甜菜粕可以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降低饲料成本。研究显示,甜菜粕在猪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可达10%-15%,不仅能改善肠道健康,还能提高生产性能。在羊的养殖中,甜菜粕同样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它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还能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02

甜菜粕在绿色畜牧业中的优势

甜菜粕在绿色畜牧业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其营养价值,更彰显了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甜菜粕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和大豆自给率仅为30.7%和16.1%,而甜菜粕作为优质蛋白饲料原料,可以有效替代部分豆粕,降低对外依存度。其次,甜菜粕的应用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例如,在新疆玛纳斯县,棉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将棉秸秆与甜菜粕等辅料混合发酵,不仅解决了棉秸秆处理难题,还为畜牧业提供了新的饲料来源。2023年,全疆估算可产生棉秸秆约710万吨,这些棉秸秆可生产微贮饲料1500万吨,可供3500万只羊全年的粗饲料。此外,甜菜粕对动物健康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甜菜粕能够有效加强犬类的消化系统健康,提高宠物食品适口性,提供宠物较高的能量,同时由于纤维素含量丰富被添加到宠物食品中充当纤维粪便硬化剂。但甜菜粕用量不宜过多,当植物纤维过多的时候,会吸水膨胀,粪便会显得发黄发软、体积大、气味臭、导致腹泻。这不仅是肠胃问题,更严重的是高纤维会影响胰腺分泌一种关键的胰腺酶,无法正常吸收蛋白质。

03

实际应用案例

厦门蒙宠牧业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为甜菜粕在绿色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佐证。该公司位于厦门象屿保税区,多年来一直从事畜牧行业工作。公司秉承“学先进,走正道,傍大势,可控性”十二字方针,砥砺前行,为国家绿色生态养殖行业提供营养、安全、健康、高效的饲料类产品。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有:(一)干草类:进口苜蓿草,梯牧草,燕麦草;国产苜蓿草,梯牧草,燕麦草;小麦秸秆,干稻草等;(二)精料类:苜蓿颗粒,甜菜粕颗粒,澳洲棉籽,新疆棉籽,东北蒸汽压片玉米等;(三)发酵饲料:全株玉米青储、苜蓿青贮,蛋白桑青贮,稻草青贮,蛋白桑干粉等;(四)动物席梦思垫料椰糠类衍生品等;(五)食草小宠类衍生品等。以上产品均适用于奶牛,肉牛,马匹,奶山羊等畜禽动物。公司业务覆盖全国养殖范围,并和各知名奶牛牧场,马场,贸易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精兵强将队伍,成功打造了从国外到国内完善的物料供应链体系,具有源头可控,质量保证,价廉物美,优质单品性价比高等特点,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主营产品源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从地头初级农产品到设备完善的加工厂再到国内终端牧场整个链条都由专业人员毅力承担。公司团队核心成员具有十二年以上畜牧行业从业经验,设有进出口部,市场部,采购部,物流部,传媒/电商网络中心等部门,我们践行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操作。

04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和绿色养殖理念的日益重视,甜菜粕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使用甜菜粕等替代饲料,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例如,《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降低豆粕添加比例”。此外,甜菜粕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和配方,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未来,随着绿色养殖理念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甜菜粕必将在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