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玩电子游戏超30分钟,近视风险大增
学龄前儿童玩电子游戏超30分钟,近视风险大增
最新研究发现,电子游戏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们的视力。一项针对上海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研究显示,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30分钟,孩子的近视风险显著增加。这一发现再次敲响了儿童视力保护的警钟。
研究数据:30分钟游戏时间增加近视风险
这项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的研究,调查了314名学龄前儿童的屈光检查和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研究团队调整了儿童月龄、性别、身高、父母近视情况、昼夜睡眠时长、户外活动时长等因素影响,分析后发现:
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30分钟的儿童,眼轴平均比不玩电子游戏的儿童长0.272毫米。眼轴是评估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和预测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眼轴增长过快是导致近视度数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解读:为什么电子游戏对视力影响如此大?
眼科专家指出,电子游戏对视力的伤害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近距离观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较小,需要近距离观看,导致眼睛需要更多的调节力来聚焦。长期近距离用眼会增加眼轴长度,从而增加近视的风险。
高强度用眼:玩电子游戏时,需要更高的专注度和更频繁的人机互动,眼睛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调节和集合机制失衡,容易发生眼疲劳。
缺乏户外活动:过度沉迷电子游戏会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而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
预防建议:如何保护孩子视力?
面对这一研究发现,专家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孩子视力:
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每天累计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单次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遵循“20-20-20”原则,即每隔20分钟向6米外远眺20秒或更长时间。
选择合适的屏幕:尽量选择屏幕较大且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使用顺序建议为:投影仪/电视 > 电脑 > 平板电脑 > 手机。保持适宜的观看距离,如电视/投影仪应在3米以上,电脑至少在50厘米以上。
保证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这对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关注眼轴变化:眼轴长度是评估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规律和预测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指标。建议定期检查眼轴长度,特别是对于已确诊为近视或远视储备量较少的儿童。
社会意义:保护儿童视力刻不容缓
儿童视力问题不仅关乎个体健康,也关系到国家未来。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已达14.3%。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对国民素质造成深远影响。
保护儿童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要树立正确的用眼观念,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学校要减轻课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提供科学的视力保护指导。只有多方联动,才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清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