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放号安全隐患频发,四种方法安全更换银行预留手机号
二次放号安全隐患频发,四种方法安全更换银行预留手机号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提到,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因为手机号注销后会被重新投放市场,如果不对支付宝、微信等软件进行解绑,新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老用户注册的账号,存在很大安全风险。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一,总相关阅读量超3亿,引发了公众对手机号换绑银行卡重要性的热议。
风险案例:二次放号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次放号”是指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种操作虽然能有效利用号码资源,但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王女士在2019年新换手机号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接到催债的电话。对方语言粗鄙,完全不听她的解释。最严重时,催债者会在凌晨3点打电话,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女士在晚上不敢开机。王女士曾与运营商协商换号,被告知号码试用期不满一年属于违约,需要交几百元的违约金。她对运营商解释了自己正被“二次放号”困扰,运营商表示“解决不了”,只能建议“与涉事方协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个人财产信息的泄露风险。此前,河南省洛阳市中院发布的一起案例显示,被告人刘某发现新买的手机号注册有订餐平台账号,且绑定了银行卡,只需输入手机验证码即可支付。刘某多次偷用该平台账户消费,致使殷女士银行卡中累计损失4700余元。
如何安全更换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及时更换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银行柜台办理
- 携带证件:前往银行柜台前,确保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
- 填写申请:在银行柜台填写《个人信息变更申请表》,并注明需要修改的预留手机号码。
- 身份验证:银行工作人员会进行身份验证,可能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或提供其他身份证明。
- 签字确认:在修改完成后,需要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确认。
- 领取回执:完成修改后,银行会提供修改回执,以备日后查询。
手机银行APP操作
- 下载银行APP:在智能手机上下载并安装银行官方的手机银行APP。
- 登录账户:使用银行卡号和密码登录手机银行账户。
- 个人信息管理:在APP中找到“个人信息”或“账户管理”等相关选项。
- 修改预留手机号:在个人信息管理中找到预留手机号码的修改选项,按照提示输入新的手机号码。
- 验证身份:可能需要通过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 提交申请: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修改申请。
网上银行
- 登录网上银行:使用电脑访问银行官方网站,登录个人网上银行账户。
- 个人信息管理:在个人网上银行中找到“个人信息”或“账户管理”等相关选项。
- 修改预留手机号:按照网页提示进行预留手机号码的修改。
- 身份验证:可能需要通过U盾、动态密码等进行身份验证。
- 提交申请: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修改申请。
电话银行
- 拨打客服热线:拨打银行的客服热线,如中国银行的95566。
- 选择服务:根据语音提示选择“个人业务”或“账户管理”等选项。
- 身份验证: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 修改预留手机号:按照客服人员的指引,提供新的手机号码并确认修改。
- 确认修改:客服人员会告知修改结果,并提供修改回执。
注意事项
- 及时性:一旦手机号码变更,应及时更新银行预留信息,以确保账户安全和交易便利。
- 安全性: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使用公共Wi-Fi。不要将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泄露给他人。
- 完整性:除了银行卡,还需检查支付宝、微信等常用支付平台的绑定信息,确保所有涉及资金交易的账号都已更新。
- 备份通讯录:在更换手机号前,务必备份通讯录并通知重要联系人,避免因通讯中断带来不便。
安全建议
使用“一证通查2.0”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的“一证通查2.0”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查询手机号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用户可以通过“工信微报”“工信部反诈专班”“中国信通院”等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方式找到查询入口,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和验证码后,即可查询。如果查询到本人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与个人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时,可点击查询页面下方的“解绑与明细查询”。如果对查询结果存在异议,可以拨打企业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谨慎使用公共设备: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使用无密码的WiFi、公共手机充电桩等公共设备,以防手机里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被窃取。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网上测试、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短信中的不明链接都不要乱点,它们很可能被植入了木马病毒。
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在常用的聊天软件中,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发布动态时,也请注意保护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安全。
正确安装应用程序:选择官方渠道下载应用程序,尤其是银行类App。注册时设置密码不要偷懒,不要用生日、姓名缩写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避免因手机号更换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在信息时代,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相关绑定信息,就是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