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昆峰:45年专注牡丹摄影,用镜头诠释生命哲学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昆峰:45年专注牡丹摄影,用镜头诠释生命哲学

2024年5月,在洛阳牡丹花期接近尾声的日子里,摄影家王昆峰携其6个系列的牡丹摄影佳作80幅亮相中国美术馆,举办《国色·九歌》影像艺术展。这场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首都群众和中外游客前来品评观赏,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代表着中国形象的牡丹。

王昆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拍摄牡丹,至今已坚持40余年。他不断探索创新,成为国内从业时间较长、拍摄手法丰富、艺术风格多元的牡丹题材代表性摄影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术,展现了牡丹的不同风貌,让观众感受到牡丹从盛开到凋零的生命力量。

01

王昆峰的艺术理念

王昆峰的摄影艺术创作一直关注生命哲学主题。他通过拍摄牡丹花无穷尽变化的样态,解读生命从饱满绽放走向灵魂永生的更高境界。王昆峰镜头中的牡丹,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花朵,更是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重要艺术载体。

02

独特的拍摄技巧

王昆峰在拍摄牡丹时运用了多种专业技术和高精设备,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花卉影像视觉语言。以下是他在拍摄牡丹时常用的几种技巧:

微距摄影

在《国色·花语》系列中,王昆峰利用微距摄影来抽离整体具象而凸显局部结构。这种拍摄手法摒弃了具象的再现,转向抽象的光影、色彩、线条表现,通过将不可见的神韵化为可见的细节,构建一种超越寻常观看经验的纯粹视觉。

焦点堆栈技术

《国色·花容》和《国色·花魂》系列都采用了焦点堆栈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焦区域组合而获得更大景深,同时提升画质,让镜头中的牡丹更为立体精妙。特别是在拍摄干枯、凋零、残败的牡丹时,这种技术能够呈现一个未曾被感知的、抽象的、奇异的微观世界。

光线与背景处理

王昆峰善于利用光线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他常常选择清晨或傍晚拍摄,利用柔和的光线和露珠让画面更加生动。在背景处理上,他注重选择干净的背景或与主体同色的背景,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03

作品系列解读

《国色·九歌》影像艺术展共展出六个系列的作品,每个系列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国色·花语》

作为开篇系列,作品通过微距摄影展现牡丹的局部结构,构建一种超越寻常观看经验的纯粹视觉。

《国色·花容》

采用焦点堆栈技术,通过对焦区域组合获得更大景深,让镜头中的牡丹更为立体精妙。

《国色·花魂》

拍摄对象由盛开的花朵换成了干枯、凋零、残败的牡丹,呈现一个未曾被感知的、抽象的、微观世界。

《国色·花姿》

凝视牡丹的零落枯萎,拍摄对象有的刚刚凋谢,有的已干枯数年,从中提取或构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国色·花梦》

拍摄凋零散落的花瓣,影像更加微观、抽象也更加自由,展现出如梦如幻的色彩和多样质感。

《国色·花咏》

特别着力于宝丽来特殊的工艺感和奇特的色彩呈现,表现一种风华绝代的生命优雅飘落的心理意象。

王昆峰的牡丹摄影作品先后在多个摄影节活动中展出,在近百家媒体发表,并在中国摄影出版社等出版有多部画册。他的作品曾获中国摄协主办的“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优秀展览等荣誉,受到多位业界专家的专论好评。

王昆峰镜头中的牡丹,是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重要艺术载体,更是传播城市形象的独特媒介。他的牡丹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美,更通过摄影艺术传递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古老文明永葆生命活力的精神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