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承载500年海丝记忆,金沙书院以现代建筑新生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3: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承载500年海丝记忆,金沙书院以现代建筑新生

在厦门海沧区,有一座承载着近500年历史的文化地标——金沙书院。它不仅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还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海洋文化。如今,经过重建的金沙书院以全新面貌亮相,成为海峡两岸及海丝文化的人文新地标。

01

从商务中心到书院: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明朝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随着中国海上贸易重心转移至月港,海沧成为重要港口。葡萄牙人在这里设立了商务中心——“金沙公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1548年,这座建筑正式更名为金沙书院,由闽南理学名儒林希元担任首任山长。此后数百年间,这里培养了众多具有海洋视野的人才,并刊刻了《古今形胜之图》等重要文献。

02

《古今形胜之图》:中西交流史上的瑰宝

金沙书院最令人瞩目的文化贡献,莫过于重新刊刻《古今形胜之图》。这幅地图是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一张传入欧洲的中国全境图,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地理概况,还体现了中国人眼中的东亚和整个世界的概念。它见证了海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史,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03

海洋视野的先驱:从这里走向世界

诞生于大航海时代月港重镇海沧的金沙书院,启迪了一批“向海看世界”的先驱。如“开台王”颜思齐纵横台湾海峡,并率领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等人率先开拓台湾,实现了台湾从蛮荒迈向文明的起步。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周起元,大力支持开拓海上航路,首次提出“月港贸易”概念,将月港定位为“天子之南库”,直接表露反对闭关锁国、倡导对外开放的观点,对月港发展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外贸中心作出巨大贡献。

04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王澍的建筑设计

2024年6月,经过重建的金沙书院正式落成。重建工程由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主持设计,以“重山叠院”为核心理念,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打造兼具历史韵味和时代气息的新地标。

王澍表示:“金沙书院整体设计都是以古出新,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语言充分结合,融入山体、海浪等多重联想,让整体建筑融入远山与城市,让建筑功能真正符合现代生活。”

05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三大功能定位

重建后的金沙书院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设有沉浸式数字展区、漆画展厅、大讲堂、文创商店等多个功能区,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和互动设备。书院明确三大核心功能定位:

  •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通过举办学术论坛、艺术展览等活动,促进两岸文化互动与认同。
  • 海丝文化展示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展现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 群众文化活动基地:提供公共空间用于举办读书会、文艺演出等,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06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的海洋学堂

在新时代,金沙书院将继续传承海洋文化精神,推动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书院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国学体验、戏曲沙龙等,吸引公众参与。同时,书院还将推出特色主题活动,涵盖非遗国学、礼仪、民俗等内容,及鹭岛诗会、文化市集、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持续传递文化力量。

作为海峡两岸和海丝文化的人文地标,金沙书院将在新时代尽情书写出海丝文化的情怀,助推海沧阔步迈向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这座承载着近500年历史的文化地标,正以全新的姿态,续写属于新时代的海洋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