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广州)建科创基地,穗港携手打造大湾区创新高地
港科大(广州)建科创基地,穗港携手打造大湾区创新高地
9月3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在广州南沙区越秀iPARK粤港智谷正式揭牌。该基地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三方共建,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的成立标志着穗港深度融合迈出重要一步,为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注入新的动力。
基地定位与功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基地将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双校资源,重点孵化和引进人工智能、新材料、微电子、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创项目。基地计划未来五年提供约2万平方米的优质物理空间和专业孵化服务,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区域协同创新
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谢明表示,基地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关于推进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基地将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优势,聚集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量,推动更多优质成果在南沙落地转化。
初步成果与展望
目前,基地已储备20个初创项目,包括广州市凯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固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签约入驻。南沙区区长吴扬表示,南沙区将携手港科大(广州)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创建“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的创新园区,加快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构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的协同创新链。
政策支持与未来愿景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区将为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创业生态。基地将依托总规模10亿元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和累计签约规模达14亿元的合作直投基金,为初创项目提供必要的物理空间以及各类创新服务,帮助创新项目快速走向市场,实现高质量产业化。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的成立,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基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