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保障患者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保障患者安全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0
来源
1.
https://www.stats.gov.cn/hd/cjwtjd/202302/t20230207_1902279.html
2.
https://www.sohu.com/a/764173275_121123712
3.
https://www.sohu.com/a/787691445_121287299
4.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708A00DHU0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2/00/52166796_1129356937.shtml
6.
https://zh.zhhlzzs.com/CN/10.3761/j.issn.0254-1769.2024.12.003
7.
http://www.cn-witmed.com/list/36/11409.html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6462
9.
https://m.lfppt.com/search_%E9%9D%99%E8%84%89%E8%BE%93%E6%B6%B2%E6%8A%80%E6%9C%AF%E8%A7%A3%E8%AF%BB.html
10.
http://www.zkszxyy.com.cn/2024/07/23/99482682.html

2024年7月,一起因护士忘记解下止血带而导致患者右前臂坏死并最终死亡的医疗事故,再次敲响了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警钟。这起发生在某医院的医疗事故,不仅导致患者失去了生命,也给医护人员敲响了警钟。静脉输液作为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三查九对”制度,确保药品、剂量、患者信息准确无误。此外,加强药物管理,防止混淆误用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和输液进程,共同维护输液安全。让我们一起从点滴开始,守护每一份生命的安全与健康。

01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根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的《外周静脉长导管应用规范》(T/CRHA 047-2024),静脉输液操作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和程序:

基本要求

  • 实施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操作程序

  1. 基本原则

    • 操作时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及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2019规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 静脉导管穿刺、维护和拔管时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操作前评估

    •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
    • 评估血常规、凝血功能,穿刺侧肢体有无手术史、导管置入史、放射治疗史、淋巴水肿、肿瘤压迫等。
    •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避免在有触痛或开放性损伤的区域、双上肢感染区域、受损血管处穿刺。
    • 宜用超声评估穿刺部位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
  3. 穿刺

    • 取舒适体位,手臂外展,宜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静脉,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cm,自然待干,建立无菌屏障。
    • 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延长管、输液接头,检查导管完整性。
    • 系止血带,嘱患者握拳,绷紧皮肤,根据血管的深度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走向将穿刺针再送入少许,将导管座顺血管方向推入,松止血带,将导管送入血管内,撤出针芯,连接延长管及无针输液接头。
    • 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管腔内。
    • 冲封管后,安装导管固定翼。
    • 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
  4. 导管使用与维护

    • 输注药物时,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
    • 定时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
    • 应至少每日评估三个方面:局部皮肤有无红斑、肿胀、感染等;敷料是否完整、潮湿、污染、卷边等;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损伤、脱出、移位等。
    • 冲管和封管选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冲封管溶液,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02

“三查九对”制度

“三查九对”是静脉输液操作中重要的查对制度,具体包括:

  •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 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药物配伍禁忌。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输错病人、用错药物、剂量错误等医疗差错,确保患者安全。

03

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研究,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输液进程:注意输液速度是否正常,有无液体外渗或滴速异常。
  2. 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穿刺部位接触水,保持干燥。
  4. 合理安排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
  5. 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如发现输液管路扭曲、堵塞或液体滴完,应及时通知护士。
04

案例警示

2024年7月,某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76岁女性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治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忘记解下止血带,导致患者右前臂长时间受压。尽管患者多次反映手臂疼痛和滴速缓慢,但由于止血带被衣袖遮挡,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最终,患者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组织坏死,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术后,患者因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不幸去世。

这起事故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涉事护士和医院管理层均受到相应行政处分。该案例暴露出以下问题:

  1. 操作不规范:护士在完成静脉穿刺后未及时解除止血带。
  2. 观察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主诉的疼痛和滴速异常未引起足够重视。
  3. 沟通不畅:患者和家属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4. 应急处理不当:发现异常后,未及时上报医生,延误了最佳处理时机。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静脉输液操作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患者和家属也应提高警觉,共同守护输液安全。

静脉输液安全无小事。从医护人员到患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阵以待。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开始,守护每一份生命的安全与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