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虎林市法院判例:好意同乘减轻责任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7: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虎林市法院判例:好意同乘减轻责任

近日,虎林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好意同乘”引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法院在判决中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的善意行为,依法减轻其赔偿责任。这一判决不仅保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鼓励了社会上的善意助人行为,传递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好意同乘”,俗称搭便车,是指驾驶人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帮助而允许他人无偿搭乘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这一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善意行为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好意同乘”以及如何减轻赔偿责任,成为审理此类案件的关键。

“好意同乘”的法律界定

“好意同乘”具有以下特征:

  1. 无偿性:搭乘人无偿搭乘,不支付任何费用。
  2. 合意性:搭乘行为是基于双方的合意,即驾驶员同意搭乘人的搭乘请求。
  3. 非营运性:搭乘发生在非营运机动车上,不以营利为目的。

“好意同乘”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好意同乘”并非免责事由,但可以作为减轻责任的考量因素。关键在于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无重大过失情形

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于某金应吴某太的要求,无偿搭载其前往医院就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吴某太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审理认为,于某金在未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搭载吴某太,属于“好意同乘”情形,且于某金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故酌情减轻于某金10%的赔偿责任。

有重大过失情形

同样在江西高院的案例中,颜某驾驶二轮电动车(载饶某泉)闯红灯通过路口,与高某乐驾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造成颜某、饶某泉受伤。法院认为,虽然颜某是出于好意免费搭载饶某泉,但因颜某擅闯红灯的过错行为导致事故,属于重大过失,因此不能适用“好意同乘”的条款减轻责任。

法律保护与限制

法律对“好意同乘”的保护,体现了对善意行为的鼓励。但这种保护并非无条件的,其边界在于驾驶员的过错程度。如果驾驶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就不能减轻其赔偿责任。这种规定既保护了善意行为,又维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社会意义与价值导向

“好意同乘”作为助人为乐的善意行为,值得提倡和鼓励。法律对“好意同乘”的合理保护,有助于化解社会公众“帮不帮”的法律和道德担忧,弘扬良善互助的社会风尚,助推社会的和谐稳定。

虎林市法院的这一判决,不仅是一次个案的处理,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善意助人不仅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和认可。这种司法导向,无疑将为构建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注入正能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