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柑橘插上科技翅膀,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
石门柑橘插上科技翅膀,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
金秋十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45万亩柑橘园里,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近年来,石门县依托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让“石门柑橘”这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享誉国内外,也让柑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走进湖南湘佳橘友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优选车间,一条条先进的分选设备正高速运转。这里引进了国内首台果品智能优选设备,能够在0.1秒内为每个柑橘拍摄180张照片,精准识别果径、重量、颜色和瑕疵。同时,红外光谱技术还能无损检测柑橘的糖度、酸度和果肉成熟度,确保每一颗柑橘都能得到精确分类。
“这套设备的引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分选模式。”公司总经理陈凌娇介绍道,“它不仅提高了分选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果品分级的精准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智能分选技术,湘佳橘友还投资1.5亿元,建设了占地80亩的智能优选工厂,配备了新西兰康备科6通道柑橘智能分选线和4200吨级智能冷库。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使得工厂每月可处理1.5万吨柑橘,年处理鲜果能力达到10万吨。
品牌建设助推市场开拓
科技创新为石门柑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品牌建设则为其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石门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石门柑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3年,石门柑橘的品牌价值已达30.52亿元,成为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石门县对柑橘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品牌建设的持续投入。
为了确保果品质量,石门县严格执行果品开采期制度,持续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全县已有12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9个产品通过认证,产量达24万吨。此外,绿盟、敦成、湘佳橘友等企业还获得了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和有机认证。
在市场开拓方面,石门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推动柑橘出口。目前,石门柑橘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全县柑橘出口业绩达1291万美元,同比增长39.86%。
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双重驱动,不仅提升了石门柑橘的市场竞争力,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3年石门县柑橘鲜果销售收入达11.43亿元,柑橘产业综合销售收入更是高达17.81亿元。
在石门县三圣乡株木岗柑橘专业合作社,2.5万亩柑橘基地年产优质柑橘7.1万吨,不仅畅销国内外,还带动了当地1816户果农增收致富。合作社负责人高如楚表示:“我们的柑橘以糖分高、口味纯、果形美而著称,被誉为‘石门第一橘’。”
维新镇毛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向佐东也是柑橘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他不仅自己种植100多亩柑橘和脐橙,还带领村民共同发展。目前,全村已发展脐橙基地约1100亩,每年可增收约700万元。
“种植柑橘不仅让我每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向佐东说,“在柑橘收获季节,我每天要请十来个人帮忙,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60多人,为村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绿色发展保障可持续未来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石门县也十分注重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县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建设高标准柑橘园,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
石门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获得“全国首批绿色防控示范县”荣誉。通过这些措施,石门柑橘的品质得到了持续提升,砂皮病发生率持续下降,优质果率大幅提高。
“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石门县委书记吴兴国表示,“让‘石门柑橘’这张名片越来越响亮,让柑橘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从科技创新到品牌建设,从市场开拓到农民增收,石门县的柑橘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石门柑橘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