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1世纪之鱼:罗非鱼产业的崛起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7: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1世纪之鱼:罗非鱼产业的崛起之路

罗非鱼,被誉为“21世纪之鱼”,在全球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快速生长、高产量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全球养殖业的宠儿。中国作为主要养殖和出口国,罗非鱼产业经历了从引进到创新的快速发展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01

引进与创新:罗非鱼在中国的崛起之路

罗非鱼,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是鲈形目丽鲷科罗非鱼属脊索动物。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源自非洲,中国地区分布最早是从新加坡引进到中国台湾。我国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居中的奥利亚罗非鱼以及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等。

1946年,新加坡水产专家吴振辉和郭启章将300多尾罗非鱼苗带回台湾,经过数十年的驯化和改良,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养殖的吴郭鱼。到了1968年,台湾又引进了尼罗河里,更高级的罗非鱼品种——红色口孵非鲫。74年,引进以色列的欧丽亚口孵非鲫,81年引进哥斯达黎加品种,台湾吴郭鱼在一代又一代水产人的驯化和杂交中变得越来越好吃、好养。

02

产业蓬勃发展:全球领先的养殖大国

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完整的产业链。广东、海南等地具有适宜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非常适合罗非鱼养殖。这些地区的温度较高,有利于罗非鱼的生长,同时,良好的水资源为养殖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022年中国罗非鱼苗种数量为175亿尾,较2021年的182亿尾下降了3.47%,不断低走;细分来看,广东和海南的全年罗非鱼鱼苗产量分别为73.76、49.75亿尾,合计占了全国比例的70.58%。

03

技术创新:从口孵育苗到品种改良

罗非鱼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包括淡水和海水。其独特的口孵育苗方式提高了幼鱼的存活率。雌鱼会保护幼鱼直至其能独立游动,这一习性有助于提高幼鱼存活率。

在台湾,经过数十年的驯化和改良,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不断引进和杂交,培育出了更适合当地养殖环境的品种,不仅提高了产量,也改善了肉质。这些技术创新为罗非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市场挑战与前景展望

尽管罗非鱼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把阵型企业作为企业扶优的重点对象,而罗非鱼属于强优势阵型,遴选了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3月,工信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将“海南罗非鱼养殖基地”列为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将“华南地区:罗非鱼制品产业集群”列为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此外,政府部门还将重点培育海南罗非鱼养殖基地、发展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制品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全球罗非鱼产量将超过700万公吨。亚洲地区的罗非鱼生产预计在2024年增长2.8%,2025年增幅为2.9%,其中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贡献34%和40%的增长份额。中国将保持全球最大罗非鱼生产国的地位,但由于价格压力、贸易挑战和新出台的环境法规,其市场份额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拉丁美洲,预计罗非鱼产量达到约80万公吨,同比增长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需求回升和饲料成本的下降。其中,巴西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2024年产量将增长9%,2025年增长7%。

05

结语:21世纪的水产养殖明星

罗非鱼产业的崛起,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也展示了其在全球食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对优质蛋白质需求的增加,罗非鱼作为“21世纪之鱼”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面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的挑战,罗非鱼产业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全球食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