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见手青致幻又致命,高温烹饪可去毒
野生菌见手青致幻又致命,高温烹饪可去毒
近日,杭州一名女子因食用从网上购买的“见手青”而中毒,出现了严重的幻觉症状。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这种野生菌类安全性的关注。见手青,这种在云南地区广受欢迎的野生菌,究竟为何会成为餐桌上的“隐形杀手”?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致命化学成分的神秘面纱。
致命的化学成分:裸盖菇素和鹅膏毒素
见手青中含有两种主要的致幻物质:裸盖菇素和鹅膏毒素。这两种物质都是强烈的神经活性化合物,能够对大脑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裸盖菇素是一种与麦角酸二乙酰胺(LSD)类似的物质,能够干扰大脑神经传递代谢活动。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裸盖菇素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裸盖菇素能使人脑的同步性丧失,特别是在默认模式网络中,导致神经非同步性增加。这种非同步性减少了网络内部的整合和网络间的分隔,使大脑的边界变得模糊。研究还发现,在裸盖菇素给药后的几天内,大多数参与者的大脑网络逐渐恢复正常,唯有默认模式网络与前脑丘脑(涉及情感和记忆的脑区)之间的连接变化持续了数周。这表明裸盖菇素能够长期改变大脑的连接模式。
鹅膏毒素则主要通过抑制神经信号传递的控制物质来发挥作用。它能够干扰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导致神经冲动变得无序,从而产生幻觉。最常见的一种幻觉,就是感觉自己离开地面,高高地飞了起来。
中毒症状:从幻觉到生命危险
见手青中毒的症状主要分为两类:精神型中毒和胃肠型中毒。精神型中毒表现为幻视、头晕、躁狂甚至短暂性记忆缺失。部分中毒者描述了看到小鹿、中国龙等形象,还有人出现了蓝精灵、大蜘蛛等幻觉。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后1-6小时内出现,严重时可导致精神错乱和反应迟钝。
胃肠型中毒则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道问题或昏迷。部分病例中,患者还会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致死的情况。
如何安全食用见手青?
见手青虽然美味,但烹饪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专家建议,在食用野生菌类时务必确保充分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以下是几种推荐的烹饪方法:
高温烹饪法:将见手青切片后,用高温植物油炸至完全熟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破坏其中的毒素。
二次烹饪法:先将菌片用高温植物油预处理,基本成熟后控干油脂,再下素油或荤素混合油,加蒜片、干椒或青椒炒至完全熟透。
蒸煮法:将见手青切厚片入碗,保鲜膜覆盖碗口并戳几个气孔,大火隔水上汽蒸10分钟后,再待冷却后下锅炒并调味。
温馨提示
认识品种:只食用自己熟悉的品种,不熟悉的野生菌不要轻易尝试。
适量食用: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建议只食用一顿,不要隔夜再次食用。
观察反应:食用后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见手青虽美味,但安全食用是前提。了解其致命的化学成分,掌握正确的烹饪方法,才能真正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