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青年科学家王心睿:构建三大平台助力妇儿健康研究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青年科学家王心睿:构建三大平台助力妇儿健康研究
为充分发挥中青年医师典型模范带头作用,以“夏美琼”崇高精神引领广大中青年医师踔厉奋发、砥砺笃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推出“夏美琼优秀青年”奖项,2023年共有4人获此殊荣。
王心睿,博士,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福建省引进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生殖遗传、妇科肿瘤等广义遗传学复杂疾病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及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的系统生物学和染色质生物学研究。以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福建省非人灵长类生育调节技术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福建省重点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福建省卫健委重大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重大项目/攀登项目等科研项目18项;参编专著译著2部,发表论文70余篇(H指数13),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性专利10项,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参与团体标准制定3项。
社会兼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儿生物样本及生物信息数据研究与应用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拥有丰富的妇儿医疗和生物资源,一份份妇儿全生命周期生物样本,蕴含着人类从孕育到成长的“生命密码”,如同“生命之珠”。正是这些“生命密码”,能够为妇儿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科研材料,为疾病早期的实验技术提供支持。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有省内首个规范化运作的妇儿生物样本库,而奋战在这个样本库里的科研工作者中,有一位基层青年科研工作者——王心睿,潜心基础医学研究,为妇儿健康事业发展筑牢条件支撑。
守护福建妇儿健康“宝库”
“生物样本库致力于开展宝贵的妇儿生物资源存储、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应用。”王心睿介绍,构建福建省妇儿遗传资源库,将有力推动生物样本、医疗健康大数据等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打造高科技、高水平的精准医疗研发与服务体系,推动以精准医疗为主体的现代化医疗健康产业。
由此,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王心睿带领团队搭建架构和推动生物样本库建设,确保这些宝贵资源得到科学、规范的保存和利用。同时推动成立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以保障生物样本资源收集和规范化管理。2022年10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物样本库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以5年为1个建设周期,规划保藏能力为500万管,现在库标本44526人/份,855062管,涉及多个人群队列和疾病队列。
如何将这些宝贵的妇儿生物资源更好地“反哺”临床实践痛点呢?近年来,王心睿贯彻医院科研相关决策部署,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带领团队深入临床一线,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与医院妇科肿瘤实验室和病理科合作开展妇科肿瘤致病突变筛查、遗传变异与疾病关联研究、临床转化研究等;与心胸外科等合作开展儿童疾病基因解读研判,针对可疑位点进行科研可行性分析,并对相关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等;与消化营养科合作开展粪菌移植科研项目,针对儿童自闭症及其他适应症进行项目开发……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临床科室对接流程,针对优势学科,加大临床研究转化的推进力度。”王心睿表示。
构建多元化实验动物中心
在当前的医学研究领域,高质量实验动物资源对于前沿科技的突破和医药健康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建设实验动物中心不仅是科研攻关的重要“保障队”,也是医学研究发展的关键基础平台。
王心睿自接手医院实验动物平台建设以来,带领团队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其中包括非人灵长类、斑马鱼、啮齿类等多种实验动物,以满足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建设的非人灵长类平台是福建省唯一的恒河猴实验基地,现有实验用猴220只。” 王心睿介绍,非人灵长类动物因其与人类生理和遗传相似度高,成为了疾病机理研究、药物开发和治疗方法探索中不可替代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一方面协调并推进非人灵长类繁育基地建设,确保非人灵长类动物科学管理,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实验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增加恒河猴相关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提高实验大动物的开发力度。
搭建仪器“走出去”共享平台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场地总面积18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200余台(套)。”王心睿介绍,近年来,该中心引入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覆盖分子影像、分子病理、药物筛选、质谱、实验动物等平台。
为提高设备使用率,提供更便利的科研条件,王心睿及团队推动建设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仪器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线上预约—远程审核—线下上机”流程,为医院在读研究生和工作人员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平台采用信息化管理,所有设备并网,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使用,具备为多个科研团队提供实验空间的能力。继平台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后,截止至目前,中心所有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累计总运行机时9506小时,共服务2844人次;共计接收研究生8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55名。平台已为省内外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服务,并已加入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未来将有望成为东南沿海医卫科研领域的重要平台。
“求真创新、敬畏科学”王心睿表示,这是医院医学研究中心的文化标语。在日常科研工作中,他和团队将始终以求真创新、敬畏科学的态度,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带领团队体系化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临床转化科学研究,着力强化临床驱动型的多元化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