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教你如何真正关心别人
霍桑效应教你如何真正关心别人
“霍桑效应”源自20世纪20-30年代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提出。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研究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意识导致他们对于数据收集过程这一社会条件作出反应,而不是对于研究者试图研究的实验处理作出反应。类似于实验室研究中的“豚鼠效应“。
在人际关系中,霍桑效应同样适用。当我们试图关心别人时,对方可能会因为感觉到被关注而产生防御心理,从而影响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因此,真正的关心不仅仅是简单的付出,而是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
表面关心与真正关心的区别
表面关心往往停留在语言层面,如简单的问候、安慰的话语等。然而,真正关心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和卡利·查尼斯在《最佳状态:超越心流,掌握个人持续卓越的情商》一书中提到,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的关键。同理心分为三种:认知同理心、情绪同理心和关怀同理心。
认知同理心让我们解读书他人的看法,剖析他们的心态以理解他们的语言,俾以准确传达我们的讯息。情绪同理心则让我们立即明白他人的感受,因为感同身受。关怀同理心则让我们开启恻隐之心,设想别入的最佳利益,而不只是自己的。每一一种主要宗教都在推展这种关怀,无论是以“慈善”、“慈悲”或怜悯为名义。
关心别人的误区
在关心别人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过度关注表面行为,忽视对方真实感受;将关心变成一种负担,让对方感到压力;或者在没有真正理解对方需求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帮助。这些误区不仅无法真正帮助到对方,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指出,真正的亲密关系不是撒娇和宠溺,而是不客气,可以大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且不用维护表面的和美,不用刻意用关心和体贴营造温馨的氛围。真正的关心应该是建立在理解对方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如何真正关心别人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关心别人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使用“我讯息”沟通技巧:在表达自己时,使用“我讯息”而非“你讯息”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我讯息”指的是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出发来表达,而不是指贵或评判对方。例如:与其说“你总是不关心我!”不妨改成:“当你忙于工作没时间陪我时,我感到孤单和不被重視。”
积极倾听和开放态度:在对话中,尝试真正理解对方的观,而不是急子反驳或辩解。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如复述对方的话以确保自己理解正确,提出开放式问题来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
保持成长型思维:在关系中保持灵活和成长的心态,理解变化是正常的,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例如,在异地恋中,双方需要探索新的相处模式,理解对方的需求和焦虑。
增加自我暴露:分享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包括感受、想法和需求。这种透明度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关注对方的真实需求:不要假设你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而是通过对话和观察来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真正的关心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努力。
案例分析:异地恋中的真正关心
曾经听到过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上大学时,一个男生为了实现女朋友进手术室前的一个梦想,打工攒了两万五千元,又东拼西凑借了三万元,订了一趟五天六夜海岛豪华双人游套餐。付掉了这部分钱后的男生身无分文,他将自己的游戏机换给表弟,带着换来的仅有的几百块钱,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结果到了当地后男生就傻眼了,尽管旅行套餐囊括了住宿一日三餐,却不包含饮料费,而每天的饮水大概就需要花费一百多人民币。男主将酒店每天免费提供的两瓶矿泉水都留给了女友,自己趁洗澡时喝莲蓬头的水。直到两年之后,男生才还清当时欠下的钱。在场的人无不对这段故事唏嘘不已,“后来呢?”男主淡淡地说:“后来我们异地恋,分手了。”
这个故事虽然以分手告终,但其中蕴含的真正关心和理解值得我们深思。真正的关心不是简单的付出,而是要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在异地恋中,双方需要探索新的相处模式,理解对方的需求和焦虑。例如,一方可能需要频繁的联系来缓解分离焦虑,而另一方可能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通过开放和诚实的对话,双方可以找到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
总结与呼吁
在关心别人时,我们需要避免常见的误区,如过度关注表面行为、忽视对方真实感受等。真正的关心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努力。通过使用“我讯息”沟通技巧、积极倾听和开放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保持成长型思维和增加自我暴露也是建立深层次关系的关键。让我们学会真正关心别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