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洪亮吉:乾隆时期的“贵州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洪亮吉:乾隆时期的“贵州通”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AA%E4%BA%AE%E5%90%89/1445029
2.
https://www.sohu.com/a/793018142_121123690
3.
https://www.changzhou.gov.cn/ns_news/997156992097530
4.
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HbK8ey/
5.
https://www.xsyk021.com/article/id/8eb7110f-01d5-4bd0-9319-54dda8e608b7
6.
https://www.gzrd.gov.cn/gzwh/202501/t20250110_86604358.html
7.
http://www.jbmuseum.com/yqyd/981.html
8.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index/eb8ad582-d347-4cf5-a7e0-6188ace59b70
9.
https://guangyueshici.com/1/poet/1?dynasty=%E6%B8%85
10.
http://www.njiemuseum.com/xuetang_1/3.html
11.
https://www.duyun.gov.cn/xwzx/dyyw/202411/t20241101_86009599.html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号北江,江苏武进人,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他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两年后,他被任命为贵州学政,负责全省的教育工作。在任期间,洪亮吉不仅勤政爱民,还深入研究贵州的地理和文化,编纂了多部重要著作,被誉为当时的“贵州通”。

01

《贵州水道考》:开创性的地理研究

洪亮吉在贵州期间,最著名的学术成就是编纂《贵州水道考》。这部著作详细记录了贵州境内的水系分布和源流情况,是研究贵州地理的重要参考。

《贵州水道考》分为三卷,上卷记载“由湖南入江诸水”,中卷记载“由四川入江诸水”,下卷记载“由广西至广东入海诸水”。书中详细描述了当时贵州境内的7条经流、8条大水、181条中水和152条小水的古今异名及源流情况。洪亮吉在序言中提到:“域中最要者山川,然山形则亘古不变,水道则时有迁徙,故水之原委,疏记独详,图所不能尽者。”这表明他特别重视河流的研究,因为水道的变迁对地理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完成这部著作,洪亮吉在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年)的两年间,利用到各府校士的机会,走遍了贵州十二府(当时贵州共十三府,但铜仁府生员乡试在镇远府参加,因此未到)。他实地考察了贵州的大小山川,通过“沿源溯流,证以昔闻,加之目验”的方法,既不轻信现代的说法,也不拘泥于古代的记载。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贵州水道考》成为考证贵州水道的权威著作,对后世的地理研究和方志编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2

《黔中录》:贵州名物的百科全书

除了《贵州水道考》,洪亮吉还著有《黔中录》,收录在《晓读书斋三录》中。这部著作对贵州的名物进行了详细考证,内容涉及贵州的建置、形胜、水道、名宦等方面,是一部关于贵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黔中录》因其严谨的考证和丰富的资料,被后人高度评价。乾隆皇帝的曾孙爱新觉罗·奕经称赞此书“其精核通博”,可以与顾炎武的《日知录》、阎若璩的《潜邱札记》等名著相媲美。这表明《黔中录》在学术价值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研究贵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03

人口思想:超越时代的洞察

洪亮吉在贵州期间,还完成了《意言》二十篇,其中《治平篇》和《生计篇》集中反映了他的人口思想。这些论述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早五年发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论专著。

在《治平篇》中,洪亮吉指出:“治平百余年可谓久也,然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他敏锐地观察到人口的快速增长,并分析了这种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他指出,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他举例说,一个家庭在高祖辈时住房宽裕,生活富足;到了第二代,人口增长后生活变得一般;到了第三代,由于人口繁衍过多,生活就变得相当困难。他还指出,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物价上涨,因为劳动力过剩而生产资料没有相应增加,最终导致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针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洪亮吉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对策,包括开垦荒地、移民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减少赋税、禁止铺张浪费、抑制土地兼并、灾荒年开仓救济等。这些对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解决之道。

04

“贵州通”的实地考察

洪亮吉之所以被称为“贵州通”,不仅因为他编纂了多部关于贵州的著作,更重要的是他亲自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对贵州的地理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担任贵州学政期间,洪亮吉利用视察学校的时机,实地考察了贵州十二府的地理情况。他不仅关注水道,还对贵州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例如,他称赞贵州是“山水乡”,赞美黎平府和都匀府是“灵秀之所藏”,形容黄果树瀑布“此景岂是人间来”,评价石阡温泉为“已试人间第七汤”,描写黎平少寨溶洞是“楚南之秀壤,荒外之奇觏”,描绘独山黑神河是“实荒外之奇瞩焉”。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贵州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深刻理解。

洪亮吉在贵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仅诗歌就有538首,包括《黔中持节集》三卷、《关岭冲寒集》一卷、《莲苔消暑集》一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贵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地情资料。

05

勤廉为政:改革学风的实践

洪亮吉在贵州学政任上,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政绩方面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勤政廉洁,致力于改革学风,一改贵州学政的旧弊。

作为学政,洪亮吉的主要职责是主持科举考试和管理教育事务。他没有利用这个“肥差”谋取私利,而是勤勉尽责,致力于提升贵州的教育水平。他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弊病,提倡廉洁自律,使得“黔中人士皆知励学好古”,学风为之一新。他的清廉爱士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誉为“清廉爱士,数十年所未有”。

洪亮吉在贵州的任期满后,离开省城时,送行的人从图云关一直送到贵定,连续三天络绎不绝。他在离别之际,作诗六首留别,并赠给新任学政谈祖绶,表达了对贵州的不舍之情,也寄语后任要廉洁奉公,善待百姓。

洪亮吉在贵州的三年,不仅留下了《贵州水道考》《黔中录》等重要著作,还通过实地考察和诗文创作,生动展现了贵州的自然人文风貌。他的人口思想比马尔萨斯早五年提出,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前瞻性。作为“贵州通”,洪亮吉不仅在学术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还在政绩上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典范,其贡献和影响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