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水,“前世今生”话你知!
深圳的水,“前世今生”话你知!
今天是世界水日,让我们一起了解深圳水资源的“前世今生”。
哗啦啦啦……
看到这个场景
你是否有“赶紧拧上”的冲动?
点击关上水龙头
今天是世界水日
水只是水吗?
它还是——
水,涓涓细流
仿佛大地的诗行
它滋养着广袤的农田
让金黄的稻谷摇曳生姿
它注入工业的脉络
驱动着机器轰鸣的生产线
水更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浸润着每一寸生活的土壤
但你知道吗?
水资源真的很稀缺
深圳位于南方沿海,降雨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缺乏湖泊等天然“蓄水池”。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深圳的水资源并不丰富。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上升,人口快速增多,深圳的用水量亦不断增加。
图源:广东省水利厅
稳定而充足的水资源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条寻水之路就此展开……
1964年,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动工兴建,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964年2月,广东省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东江—深圳沿线80多公里,展开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图源:广东省水利厅
东深供水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工作场景。图源:广东省水利厅
近2万人艰苦奋战,仅用1年时间……1965年3月1日,东江水流进深圳水库、流进香江。
彼时,东深供水工程肩负起香港、深圳和东莞几千万人民主要饮用水源的重任。此后,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三次扩建,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图源:粤海水务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翻过高山,流过、流过了田畴,流上深港楼外楼……”
一曲《多情东江水》,随着奔涌的东江一路向南,一路传唱,唱出寻水的故事。
深圳水库。图源:粤海水务
位于深圳水库上的东深供水源水生物处理工程全貌。图源:广东省水利厅
寻水之路还在继续。
1992年,深圳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第一个完整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提出“解决深圳市供水水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境外引水”。1995年,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位于惠州市水口镇廉福地的东江干流引水,兴建东江水源工程。
1996年11月30日,东江水源工程(一期)开工。图源:深圳水务
1998年12月23日,东江水源工程(一期)网络供水干线工程在坪山镇动工。图源:深圳水务
东江水源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于2001年、2010年建成通水,暂时解决了深圳用水问题。
东江取水口。图源:深圳水务
永湖泵站。图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从东江的取水量占到全市总用水量大部分。东江旱了,深圳就渴了。仅靠东江保障供水安全已不足够,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
引西江之水解东江之困,成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的最佳途径。
图源:中国水利
2005年9月,广东首次正式提出从“西江调水”的设想,开启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第一步。2011年1月,广东“西水东调”工程规划大纲出炉,再到2019年5月工程正式开工,长达14年的准备工作背后,是建设者们为勘察线路走过的每一片土地,是为科研攻关熬过的一个个大夜。
建设者正在用密集的钢筋绑扎着隧洞。图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珠三角工程C1标建设者正在进行箱涵施工。图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三角洲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到高水压盾构隧洞衬砌设计施工;从宽扬程变速水泵研发,到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随着多项世界级难题一一被攻克,这座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调水工程,今年1月30日正式面世!
罗田泵站。图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公明水库(深圳交水点)图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时,没设备没资金,输水线路靠人工用锄头一下一下挖出来。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时,同时投入48台“量身定制”的盾构机穿山过海。这背后不仅是源源不断的水,更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高位水池俯视图。图源:粤珠水
东深供水工程
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途经东莞、深圳两地。其主线绵延68公里,担负着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8个镇三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 。
东江水源工程
东起惠州,西至深圳市宝安区,干线全长106公里,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引入的西江水可提升广州、深圳、东莞水资源保障能力,其中为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占比近半。
大江澎湃,不舍昼夜
“大手笔”改造山河后
也需要我们“节”尽所能
节
我们的
日常
水
随手关闭水龙头
杜绝“半瓶水”浪费
及时修复家中漏水设备
洗衣前,先对衣物进行预处理
洗碗、洗菜时,尽量使用大容器盛放
……
我们一起
从生活里的小细节做起
养成节水好习惯!
关于节水
深圳一直很努力!
深圳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广东省水效领跑者城市”称号
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已降至6.71立方米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节水水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
因为有水 万物生长
一起用好每一滴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