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解读:儿童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0: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解读:儿童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指南

在上期推文中,我们介绍了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用药误区。那么,该如何正确给孩子选择和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呢?

抗微生物药物种类繁多,每种抗微生物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有效,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儿童作为用药的特殊群体,其肝肾功能发育并不健全,如果家长只凭症状盲目地自行用药,不但无法有效治疗疾病,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具体的药物选择,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细菌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细菌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病理变化的过程。需要应用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菌药物。

常用的抗菌药物分类:

  1. 治疗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的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药物。
  2. 治疗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药物。
  3. 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感染的糖肽类(万古霉素)药物等。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指病毒侵入机体,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依据感染病毒的种类,选择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分类:

  1. 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阿昔洛韦。
  2. 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更昔洛韦。
  3. 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奥司他韦等。

真菌感染性疾病

真菌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分为浅表真菌感染及深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时,应使用抗真菌药物。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分类:

  1. 治疗浅表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的制霉菌素。
  2.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生存、繁殖,以及引起宿主组织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按照动物的形态,可分为原虫感染和蠕虫感染。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分类:

  1. 治疗抗原虫感染的羟氯喹。
  2. 治疗抗蠕虫感染的阿苯达唑等。

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和多重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检查提示存在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或者存在多重感染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使用抗细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正确判断用药指征;准确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制定合理的给药治疗方案,应先用窄谱后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足量足疗程定时给药;遵循“先口服,后输液”的原则。

抗微生物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原微生物检查合理选择和使用。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