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谈课外阅读:历史文化的滋养
王立群谈课外阅读:历史文化的滋养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在访谈中表示,青少年时期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汲取历史文化知识。他建议学生们多读《论语》《孟子》以及《史记》等经典著作,这样不仅能扩展视野,还能提升个人素养。此外,他还提倡出版社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版本,使经典阅读更加普及和便捷。
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呈现"喜忧参半"的现象。一方面,儿童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近七成孩子在6岁前开始阅读;另一方面,当前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长仍偏短,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仍有一定的距离。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撰文指出,学生首先要把课堂上的知识学懂学会。但课本里的知识毕竟有限,老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年轻时代积累的知识,会一辈子受用无尽。
那么,如何引导青少年有效阅读历史文化类经典著作呢?《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一书的作者苏珊·怀斯·鲍尔提出了"探索式阅读"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语法阶段的阅读:先在字面上读完一本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阶段强调细致阅读,不走神、不跳行,做好笔记以防遗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笔,选择合适的笔记本。
逻辑阶段的阅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书中的逻辑结构,思考作者的论证过程。这个阶段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和分析。
修辞阶段的阅读:与作者的观点交锋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这个阶段强调独立思考和表达,可以通过参加书友会或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
对于青少年来说,选择合适的读物也非常重要。《极简少年中国史》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读物,作者郑连根采用独创的"五维写史法",将5000年的中国历史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全书彩色印刷,包含大量考古文物、名人画作和历史场景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附赠手账本和视频讲解,进一步丰富了阅读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现代技术激发阅读兴趣也是一种有效方式。例如,有家长通过让孩子使用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每天坚持不低于30分钟的英文原版阅读。该系统将书籍设定了从易到难的150个等级,可以智能推送适合孩子水平的内容,同时涵盖自然、人文、科技等广泛领域,帮助孩子开阔视野,激发兴趣。
阅读经典著作对个人素养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正如王立群所言,通过阅读《论语》《孟子》《史记》等经典,青少年不仅能扩展视野,还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爱上阅读,读好书,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