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物传记:魏书·高祐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5: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物传记:魏书·高祐传

在北魏时期,有一位博学多才、通达性情的官员,他不仅在政治上提出改革建议,在地方治理上也颇有建树。他就是高祐,一位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

高祐,字子集,勃海人也。他的祖父高展,在太祖平定中山后,迁徙到京师,最终在三都大官的职位上去世。父亲高谠,跟随世祖消灭赫连昌,因功被任命为游击将军,赐爵南皮子。

高祐本人则博涉书史,喜好文字杂说,性格通达开放,不拘小节。他曾因招降邵郡群贼之功,被赐予建康子的爵位。高宗末年,兖州东郡的官员捕获了一只奇异的动物,献给京师,当时无人能辨识。高祖下诏询问高祐,高祐回答说:“此兽出自三吴地区,名叫鲮鲤,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如今我们捕获到它,是否预示着吴楚之地将有人归顺我国?”又有人在零丘得到一枚玉印献上,高祖让高祐辨认,高祐说:“印上有籀书二字,文曰‘宋寿’。‘寿’是寿命的意思,我们获得它的命运,也是归顺我们的征兆。”后来,刘义隆的儿子义阳王刘昶前来投奔,薛安都等人率五州降附,当时人都认为高祐的话得到了验证。

高祖曾向高祐询问如何制止灾害、实现丰收,高祐回答说:“即使是尧汤盛世,也无法避免自然灾害。陛下与古代圣君一样贤明,但面对小旱又能如何?只要选拔贤能辅佐政事,按时令指导农业生产,就能消除灾害,迎来丰收。”

高祐还上疏提出:“现在的选举制度,不考虑官员治理能力的优劣,只看重任职年限和功劳的多少,这并非选拔人才的正确方法。应该停止这种简单的做法,唯才是举。对于有功勋的老臣,虽然年资可嘉,但如果才能不适合治理民众,可以给予他们爵位和赏赐,但不应委以地方重任。”

高祖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任命他为持节、辅国将军、西兖州刺史,代理东光侯,镇守滑台。高祐认为郡国虽然设有太学,但县、乡、村也应该有学校,于是推行县立讲学、乡立教学、村立小学的教育体系。他还制定了禁止盗贼的措施,实行五户相连、互相担保的制度,如果发生盗窃则连坐受罚。起初这些措施看似繁琐,但后来风气大为改善,盗贼逐渐消失。

后来,高祐转任宋王刘昶的师傅。因过去参与制定法律的功劳,被赐予五百匹帛、五百石粟和一匹马。刘昶去世后,朝廷征召他担任宗正卿,但他留在彭城,久久不去赴任。于是尚书仆射李冲上奏,称高祐放纵逸乐,无故拖延命令,应处以三年刑罚,最终以赎刑论处。诏书免去他的卿任,恢复光禄职务。太和二十三年去世。太常寺建议谥号为炀侯,但诏书指出:“不遵从上级命令称为‘灵’,可以谥为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