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5大类药物使用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5大类药物使用全解析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从药物分类到治疗疗程,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解析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策略。

治疗适应证

  • 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的骨密度检查和/或脆性骨折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
  • 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

药物分类

  • 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 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 双重作用药物:罗莫佐单抗;
  • 其他机制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
  • 中成药:骨碎补总黄酮制剂、淫羊藿总黄酮制剂、人工虎骨粉制剂、中药复方制剂等。

药物选择策略

评估患者骨折风险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为关键的一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基于骨折风险分层,提出了以下药物选择策略。

  1. 对于骨折高风险患者,建议首选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若有口服不耐受者可选择唑来膦酸或地舒单抗。
  2. 对于极高骨折风险者,初始用药可选择特立帕肽、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罗莫佐单抗或序贯治疗。
  3. 基于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盐与地舒单抗具有“广谱”抗骨折疗效(椎体,髋部与非椎体)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没有相关药物使用禁忌情况下,建议作为大多数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特别是对于髋部骨折极高风险者,建议优先选择唑来膦酸或地舒单抗。
  4. 对于仅有椎体骨折高风险者,可考虑选择伊班膦酸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5. 地舒单抗可使用于有肾功能衰竭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且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需要警惕低钙血症风险有所增大,应注意监测。

药物疗程

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所有治疗至少应坚持1年。

  • 双膦酸盐由于具备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的特点,在完成一定治疗疗程后,若患者骨折风险不高,可停药进入药物假期,而其他药物由于作用短效,不具备药物假期条件,停药后需立即开始序贯治疗。
  • 对于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口服双膦酸盐治疗5年、唑来膦酸治疗3年后,应重新评估患者骨折风险:
  • 若骨折风险不高(如全髋部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2.5且治疗期间未再发生骨折),可考虑进入药物假期,一般1~3年;
  • 若仍为骨折高风险,可延长口服双膦酸盐治疗至10年、唑来膦酸至6年。
  • 若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已达到最大疗程,但患者骨折风险依然很高,可给予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进行序贯治疗,如特立帕肽、罗莫佐单抗、地舒单抗。
  • 对于接受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患者,比如地舒单抗治疗5~10年后,建议重新评估骨折风险。对于仍为高骨折风险患者,可序贯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或继续地舒单抗治疗。特立帕肽目前批准疗程不超过24个月,罗莫佐单抗批准疗程为12个月,上述药物疗程结束或停药后,须根据患者临床病情选择适合的序贯治疗药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