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小年夜:从传统祭灶到豫园灯会的现代演绎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2: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小年夜:从传统祭灶到豫园灯会的现代演绎

上海的小年夜,不同于北方的小年,是指除夕前一夜。这一天,上海人家家户户忙着祭灶、吃“谢灶团子”,迎接新年的到来。小年夜不仅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你家是如何度过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夜晚的呢?欢迎分享你们的独特习俗和温馨瞬间。

01

上海小年夜的独特习俗

上海作为海纳百川的大都市,每年到了这一天,来自其他地区的朋友们看着本地同事一下班就急急忙忙赶着回家过“小年夜”,都会有点懵:小年夜?小年不是腊月廿三已经过了么?

今天,我们就邀请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给大家仔细说道说道——

“过了腊月廿四日开始,这个年,差不多要延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过好了完整的年节。现在人们都说腊月廿三日‘小年’,其实,‘过小年’是北方人的习俗。江浙一带,特别是上海、苏锡常、杭嘉湖等吴方言区,原本并无‘过小年’的习俗,只有将除夕夜叫‘大年夜’,除夕的前一天则叫‘小年夜’,这就有细微的差别,北方地区不仅送灶这一天称为‘小年’,而且吃饺子,这与上海吴方言区的人吃‘谢灶团子’的习俗相左。”

02

祭灶仪式的由来和意义

送灶的日子,不管是廿三,还是廿四,总之是忙年的开始,祭灶神、掸檐尘,忙得有滋有味,开启迎年的节奏。至于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清朝以前,南北都是腊月廿四祭灶神。如今南方和北方为何会差一天?有传说是清雍正年间,腊月廿三皇帝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王族随之效仿,逐渐形成“官三民四”的差别。受官家影响,北方民间也逐渐演变为廿三祭灶,而南方仍遵旧习。南宋以来,江南各地就恪守廿四送灶,范成大《送灶》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预言事。云车风马尚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范成大是苏州人,讲的正是吴方言区的习俗之规矩。

既然没有“小年”之说,那么,吴地百姓过年,习惯将除夕为大年夜,除夕前一晚被称为“小年夜”,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男女婚嫁后,已经出嫁的妇人当然是在男方家里吃团圆饭、守岁,而在除夕的前一晚,男方则会去女方父母家中团聚,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之乐,于是有了“小年夜”之说;还有一种说法,过去人丁多,兄弟各自成家后难得在一起过年守岁,于是一大家子错开过年,长幼有序。老大年三十,老二年二十九,老三老四依次往前推一日,久而久之,有地方特色的小年夜习俗形成了,这种风俗延续,有过年的喜庆,更见骨肉亲情。虽说是小年夜,一样隆重丰盛、祥和欢乐。

03

“谢灶团子”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内涵

“谢灶团子”是上海小年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糯米浸泡3个半小时,喜欢软糯的浸泡一晚。香菇,黑木耳,春笋,胡萝卜,焯水,切丁,大小丁根据个人口味来切,切好备用,洋葱切丁备用。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备用。不粘锅,锅里倒油,烧到7成热倒洋葱丁,炒至洋葱变软变透明,加入肥肉煸炒出油后加入瘦肉,变色后加入少量料酒和胡椒粉,加入胡萝卜丁,炒香,加入沥干的糯米,转小火炒匀,加入称好的调料,炒匀,炒香,糯米变半透明即可。炒好后,倒入布上水开放入蒸20分钟,闷3分钟,拿出来凉了后就可以包了。包好后,水开蒸3到5分钟,闷2分钟即可。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冻,要吃的时候蒸下。

04

现代上海家庭如何庆祝小年夜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小年夜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祭灶和吃“谢灶团子”,现代上海家庭还会通过以下方式庆祝:

  • 家庭团聚:小年夜是家人团聚的好时机。可以一起准备年夜饭、包饺子或做汤圆,在共享美食中传递亲情。

  • 豫园灯会:2025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以“万物美好,众生奇妙”为主题,1月1日亮灯的“山海奇豫记”丛林篇将展现丛林包罗万象、生机勃发的神奇景象。四大穿越之门、黄金广场生命树、凝晖路蝴蝶谷、中心广场金蛇献瑞、九曲桥丛林乐园、豫园老街花市如昼等主题灯组已安装完成,非遗灯会致敬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贺礼即将华美呈现。

上海的小年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无论是传统的祭灶仪式,还是现代的豫园灯会,都凝聚着上海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份独特的年俗文化,让上海的小年夜更加精彩纷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