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来袭,上海居民如何合理用电?
夏季高温来袭,上海居民如何合理用电?
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上海用电需求持续攀升。根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今夏上海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将达到3950-4150万千瓦,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用电、节省电费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上海阶梯电价政策详解
上海现行的阶梯电价政策将居民用电量分为三档,具体如下:
- 第一档:户均年用电量0-3120度(含),电价为0.617元/度。
- 第二档:户均年用电量3120-4800度(含),电价为0.667元/度。
- 第三档:户均年用电量超过4800度的部分,电价为0.917元/度。
对于选择分时电价的用户,峰时段(6:00-22:00)和谷时段(22:00-次日6:00)的电价有所不同:
- 峰时段:第一档0.617元/度,第二档0.677元/度,第三档0.977元/度。
- 谷时段:第一档0.307元/度,第二档0.337元/度,第三档0.487元/度。
如何节省电费
优化电器使用模式: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使用节能型家电,如LED灯、节能冰箱等,对于大功率设备如热水器、洗衣机等,尽量在非高峰时段使用,以利用低谷电价的优势。
利用智能技术:安装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中电器的开关,实现精准管理,使用智能插座,可以定时开关电器,避免待机状态下的能耗浪费。
参与政策性优惠活动:关注供电公司的优惠政策,如“一户多人口”政策的申请条件,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享受额外的电量基数,了解并利用网上国网等平台的交费优惠活动,如优惠券、红包等,可以在支付电费时享受折扣。
改变生活习惯:养成随手关闭不必要电器的习惯,减少待机耗电,在夏季高温时段,适当使用风扇代替空调,或者将空调温度设定在较高水平,以降低能耗。
夏季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是用电高峰期,也是用电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用户来说,高温天气下充电需要格外小心。
电池注意散热: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20-30℃左右。在此温度区间工作,电池的性能最好,使用寿命也最长。所以,用完车后等电池稍微冷却后再进行充电。
检查车内设备:充电开始后要确认电压和电流都是在正常范围内时,才能离开现场。如果有条件,应该定时查看充电状态是否正常。
把握充电时间和频次: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充电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缩短电瓶的寿命。使用交流充电桩的情况下,汽车蓄电池的平均充电时间在6-8小时左右。此外,每月对电池进行一次完全放电,然后对电池完全充电,这样做有利于"活化"电池,提升电池的容量。
插座、电缆线、充电器摆放有讲究:在给爱车充电时,尽量将插座裸露放置于空旷阴凉处,让电线缆与插座直接相连。同时,电线缆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充电器也要放置在稳定、通风处。
雷暴天气不要充电:雷雨天气应尽量在室内充电,停车时,尽量选择无积水、高停车位的地方,避免出现电池被水浸泡的现象,若充电区域有积水,禁止充电。
暴晒后不要立即充电:长时间暴晒后会使电源箱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电池温度上升,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损坏,因此在夏季阳光暴晒时最好不要充电。
充电充电时不要在车内停留:在充电过程中有的人喜欢停留在车内休息,但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大家充电过程中可以在休息室休息,等车充好电后拔完枪再进入车内。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车主在充电时一定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在充电前,先要确认好车的状态、设备是否正常。开始充电后,确认电压和电流是否正常。这不仅是在保护爱车的电池,也是在保护您自身的安全。
车内不要放置易燃物:很多时候,车辆自燃并不是车辆本身出问题,而是车内各种易燃物品被高温引燃而造成的。所以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千万不要在仪表盘的位置或者车内放置诸如眼镜、打火机、纸、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家庭的电费支出,还能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未来居民在节约用电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