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皮肤问题频发,温和清洁+保湿+防晒是关键
秋季皮肤问题频发,温和清洁+保湿+防晒是关键
秋季是皮肤问题高发的季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各种皮肤不适。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秋季皮肤问题的发生。
季节转换之际,皮肤也进入“多事之秋”。一方面,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步降低,皮肤的油脂分泌量开始减少,锁水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伴随降水减少和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也加速了皮肤干燥和弹性降低。
秋季皮肤病概述
秋季皮肤病多与气候变化、空气干燥及季节性过敏等因素密切相关。此时,皮肤易失去水分,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瘙痒、红肿甚至皮炎、湿疹等症状。因此,加强秋季皮肤保养,预防皮肤病的发生,是每个季节转换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干燥会引起哪些症状?
秋季皮肤干燥是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表现为皮肤紧绷、细纹增多、脱屑甚至皲裂。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瘙痒和不适感。解决干燥问题,关键在于补充和锁住皮肤水分。
皮肤瘙痒后应如何护理?
瘙痒是秋季皮肤病常见的伴随症状,切忌过度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 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 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湿乳液,锁住皮肤水分。
- 瘙痒难耐时,可局部使用医生推荐的止痒药膏。
湿疹与皮炎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湿疹和皮炎是秋季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起疹、渗液、结痂等。
-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挤压。
- 遵循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如抗炎药、抗过敏药膏等。
- 严重时需口服抗组胺药物或接受其他医疗治疗。
秋季的皮肤日常护理应该怎么做?
温和清洁
清洁皮肤建议使用温水,早晚各1次。水温过冷会导致毛孔收缩,不利于清除污垢;水温过热又会破坏油脂膜。涂抹防晒剂、化妆品等后需要注意清洁,鼻子和额头为重点部位,但不要过度。过度清洁会导致油脂分泌更多,出现外油内干、水油失衡等问题,甚至出现皮肤菌群失调引发炎症性皮肤病。
舒缓保湿
洁面后3分钟内应喷润肤水、搽保湿霜,恢复皮肤皮脂膜结构,维持正常酸碱值。且要根据季节及皮肤特点选择相应保湿剂,例如秋冬季或干性皮肤适合油脂较多的膏、霜剂,春夏季或油性皮肤则宜选用凝露、啫喱类等更为清爽的产品。
严格防晒
在日常防晒方面,除了在紫外线最强时段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外,还应注意物理性及化学性防晒。防晒遮挡物应选择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25、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的纺织物,防晒霜应根据不同环境选择相应产品。即使在室内,如果靠窗、阳台,或者接触较强荧光灯等也应涂抹防晒产品。
本文原文来自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