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却官职不高,赵云是蜀汉隐形实权派
战功赫赫却官职不高,赵云是蜀汉隐形实权派
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坡遭遇曹军追击,形势危急。在这关键时刻,赵云挺身而出,单骑冲入敌阵,七进七出,浴血奋战,最终救出刘备的幼子刘禅和甘夫人。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赵云的英勇,更体现了他对刘备一家的忠诚。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他以一身是胆的英勇和忠诚,成为蜀汉的一员猛将。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刘备麾下并未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高位,这究竟是为什么?
赵云的战功与能力
赵云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除了长坂坡救主的英勇事迹外,他在汉水之战中的表现更是堪称经典。汉中之战中,赵云与黄忠配合,成功劫取了曹操的粮草。面对曹军主力的追击,赵云临危不乱,巧用计谋,大破曹军,迫使曹操撤退。这场胜利不仅展示了赵云的个人勇武,更体现了其卓越的指挥才能。
赵云的官职与权力
尽管战功显赫,赵云在蜀汉的官职却一直不高。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赵云仅被封为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刘备称帝后,赵云的官职也未有明显提升,直到刘禅即位后,才升为镇东将军。
然而,官职并非衡量赵云地位的唯一标准。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元年(223年),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里的“为”字大有深意,表明赵云在此之前就已经担任中护军一职。中护军掌管全军将士的功过赏罚,是军队中的人事大权。这种实权地位,远非那些虚衔所能比拟。
刘备的用人策略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用人之道颇为独特。他并非不懂赵云的能力,而是出于战略考虑,将赵云放在了最适合的位置。正如[[5]]中所述,刘备最大的优点是识人用人。他将关羽、张飞封为威风的将军,却将军中实权交给了赵云。这种安排,既发挥了赵云的才能,又确保了军队的稳定。
赵云的性格与命运
赵云的忠诚和耿直,既是他的优点,也是影响其仕途的因素。他多次劝谏刘备,如建议将成都的屋舍园地归还百姓,体现了其仁政理念。然而,这种直言敢谏的性格,也可能得罪了某些权贵,影响了他在官场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他虽然没有获得显赫的官职,但作为中护军,他掌管着军中人事大权,是真正的实权派。刘备对赵云的使用,体现了其卓越的用人智慧。赵云的忠诚和才能,也在关键时刻多次拯救了蜀汉,成为刘备最可信赖的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