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术后如何护理?专家详解五大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术后如何护理?专家详解五大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工具,通过发放电脉冲带动心脏跳动,从而恢复心脏心跳次数和泵血功能。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护理和定期检查同样重要。那么,心脏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在伤口未完全愈合前,避免接触不干净的衣物。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活动与休息
术后活动需谨慎。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植入侧上肢的活动。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三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大幅度活动,手臂不可负重,不可举高过肩。不建议进行一些上肢活动剧烈的运动。待伤口愈合及电极稳定后,患者的活动是不受限制的,只要避免对起搏器部位的直接撞击即可。
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低脂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便秘。患者没有所谓的忌口,根据身体状况正常饮食即可。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出院后1-2周观察伤口,3个月内检查起搏器功能,6个月至1年再次复查。以后是每年1-2次,快到起搏器电池寿命期时每3-6月一次程控检查。术后超过1年,如起搏器运行良好,6-12个月程控1次。当预计起搏器电池快没电时,要增加程控的次数,按照个人情况,医生会具体告知。
起搏器程控就是定期通过程控仪对起搏器工作进行评价,同时结合起搏器诊断功能,个体化调整参数,使起搏器安全有效地为患者心脏工作。起搏器程控是一项无创伤的检查,只需将程控仪的探头放置在起搏器囊袋的皮肤表面,便可以获得起搏器各项参数,并能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进行调整,使起搏器达到最优工作状态。
避免电磁干扰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注意远离高磁场场所,避免接触电磁炉、磁疗仪等。建议平时快速通过安检门,不要长时间在安检门附近徘徊。很多患者担心,平时使用各种电子产品、Wi-Fi网络、微波炉会干扰起搏器的工作。其实,这些不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是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的。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携带识别卡:随时备有起搏器信息的卡片以应对紧急情况。
- 预防感染: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并保持伤口清洁。
- 合理安排生活:规律作息,避免烟酒过量,确保充足营养。
总体而言,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做好自我管理,包括适当活动、健康饮食以及定期复查,同时避免可能影响起搏器工作的环境因素。这些注意事项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维持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