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职场维权的秘密武器
劳动合同,职场维权的秘密武器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明白纸”,关乎劳动者的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也是用人单位规范管理、依法用工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 劳动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
-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拟订。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文本未载明上述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的范围: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包含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应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开始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的日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参加上岗前培训,劳动关系自劳动者参加培训之日起建立。
建立劳动关系后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的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限期订立劳动合同,逾期劳动者仍不同意订立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用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与劳动者协商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订立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哪些情形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终身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都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 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违约金的规定:
-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同时约定违约金。
-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时约定违约金。
除以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定。
- 续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除劳动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如医疗期、女职工“三期”等劳动合同自动续延情形外,用人单位继续与劳动者保持劳动关系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用人单位只要用工,就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签订的就要从满一月的次日开始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拒绝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书面通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例如,某公司与职工王某劳动合同于2017年12月31日到期,公司想续订劳动合同,在原合同相关待遇条件等标准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王某拒绝续订劳动合同,公司在2018年1月31日前书面通知王某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公司在2018年1月31日后书面通知王某终止劳动关系,就要从2月1日起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同时要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对于支付双倍工资的标准是否一致:用人单位招用新职工用工超过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老员工合同期满后超过一个月没续订合同,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自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不足一个月的部分按日折算。二倍工资基数应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应得工资计算,但不包括以下两项:
- 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
- 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津贴、补贴等
劳动合同在维权中的具体应用:
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如在奎屯某商贸有限公司与李某劳动争议案中,虽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法院根据李某在微信工作群中接受某商贸公司法定代表人耿某安排从事的分拣及临时管理工作,属于某商贸公司业务组成部分,其按月从某商贸公司获取相应劳动报酬属于接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的范畴,双方已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索要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在奎屯某商贸有限公司与李某劳动争议案中,法院判决某商贸公司支付李某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确认劳动合同效力:在新疆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与李某劳动争议案中,法院认为李某虽存在轻微智力残疾,但并不等同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无劳动能力,李某担任某物业公司保洁员时,其智力状况并不影响保洁工作的正常开展,且李某系经某物业公司面试后签订劳动合同,并通过了某物业公司约定的1个月试用期,工作期间,某物业公司亦无证据证明李某因自身智力状况不能胜任保洁工作,因此某物业公司因李某未告知自身存在智力残疾而主张双方所签劳动合同无效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索要工伤待遇:在巴州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李某劳动争议案中,法院认为参加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李某在与某人力资源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遭受工伤,依法应享受工伤待遇。双方关于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遂判决某人力资源公司支付李某相应工伤待遇。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也是职场维权的关键工具。它明确了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在职场上,一份完善的劳动合同不仅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劳动者应当充分认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