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画中的光影大师《伦勃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画中的光影大师《伦勃朗》

在摄影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迷人的打光效果——被拍摄对象鼻子的阴影与脸部一侧的阴影相连接,在颧骨上形成一个小三角形的高光,使得画面看起来既戏剧性又自然。这种被称为“伦勃朗光”的布光手法,源自文艺复兴时期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让我们通过一本精美的书来认识这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家。


影视剧《繁花》

这类的打光方式被称为三角光。实际上,它缘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所画群像油画《夜巡》,画家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而后摄影家借鉴了这位油画大师的“布光手法”,在作品中广泛应用,因此三角光大名即为“伦勃朗光”。


伦勃朗《自画像》

就让我们通过一本精美的书来认识一下这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茵吧!


画中赏画 画外知人

《伦勃朗》是一本图像小说、 一部图画的传记。它的作者蒂派克斯曾与伦勃朗共同生活过三年,对于伦勃朗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这部精美的画册用一种与伦勃朗素描以及用光方法非常神似的表现方式来描述伦勃朗的生活,让我们得以直观地看出、感到伦勃朗的世界和心灵,这将极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位艺术家。在《伦勃朗》画传中,既能欣赏作者蒂派克斯的画作,也能沉浸伦勃朗的光与影,可谓是画中赏画、 画外知人。

不止于传记中特别的画作,独特视角下伦勃朗艺术的人生,也将给我们带来无比深刻的阅读、观看体验。此后,你会在很多很多地方,对着某张画、某种光,想起伦勃朗的故事,感受到一个为艺术、为自我而战斗的勇敢者的魅力。

一幅画,一场命运的赌注

在书中,伦勃朗与他的妻子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

难以想象,在他那任性、骄傲的艺
术人格之下,还有着另一种深沉的情感。

1642年,伦勃朗最杰出的作品《夜巡》诞生。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伦勃朗笔下的《最后的晚餐》和《创世纪》。

可是,《夜巡》成功了,却不在1642年。

伦勃朗《夜巡》

1642年,处在人生巅峰的伦勃朗,以1600荷兰盾的价格,接下生平最重要的订单——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委托,为他们创作一幅群体肖像。也是在那一年,他的第一任妻子莎斯姬娅卧病在床,最终英年早逝。

这一次,伦勃朗做出巨大的跨步,画中的每个人,不但所占比例、姿势不同,连色彩和光影都完全不一样。在《夜巡》中,伦勃朗将他擅长的光影效果——即后世所谓“伦勃朗光”发挥得淋漓尽致。伦勃朗通过明暗对比的精细化处理,将强烈的明暗光线聚焦于几个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画中还有一个吸引众人眼球的是前方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出现在这引起了自卫队员们的极度不满,“这个女孩又不是自卫队员,这个位置为什么不能放我们的人?”关于这个小女孩,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她即为画家病逝的妻子,伦勃朗把对妻子的怀念放在了画中。


出现在画中的女孩也被视为违反订单要求

然而,讽刺的是,这样一幅开拓性的画作,却为他带来祸端,伦勃朗因《夜巡》没有遵从当时的绘画惯例,超越了订单“份额均等又不失风貌”的原则而被要求修改。伦勃朗决然地拒绝了修改,他要改变世人欣赏画作的眼光,他要让色彩表达思想,让光线表达情感。因此他被告上法庭,伦勃朗的事业和声誉蒙受巨大的挫折。

伦勃朗在画坛的失宠,被认为是上苍对他不可一世、傲视一切的警告。伴随着这次惨痛的经历,接踵而至的诋毁、赞助人的疏远、家庭的破碎,36岁的伦勃朗,人生从巅峰跌至谷底。

现在看来,伦勃朗以后半生为赌注,勇敢地进行了一场伟大的豪赌。他以他坚韧独立的艺术人格和对妻子的缅怀,赢得了艺术领域的创造性进步。


1898年时,《夜巡》被搬运到华盛顿美术馆展览


伦勃朗的胜与败,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
解。但毫无疑问,他的一生都在与世俗战斗。
为自己艺术的独立与尊严,他窘迫、他妥
协,但最终他还是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无庸置
疑地征服了后人、证明了自己。

就让我们翻开书页,亲身去感受一下
这位光影大师的艺术人生吧!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