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骨质疏松年轻化,这样补充钙和维生素D最有效
警惕骨质疏松年轻化,这样补充钙和维生素D最有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李新萍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丢失与骨强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更令人担忧的是,骨质疏松已悄然年轻化,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日晒不足、饮食不当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那么,如何通过健康饮食预防骨质疏松呢?关键在于合理摄入钙和维生素D,同时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1000毫克钙,而50岁以上人群则需要1000-1200毫克。牛奶是补钙的首选,每天饮用两杯250毫升的低脂牛奶,可提供约600毫克钙。此外,绿叶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也是良好的钙来源,每100克可提供100毫克钙。鱼虾贝类、豆制品、坚果和芝麻酱等也是重要的补钙食物。例如,丁香鱼含钙量高达590毫克/100克,豆腐干含钙量为720毫克/100克,芝麻酱含钙量更是达到1170毫克/100克。
除了钙,维生素D也至关重要,它能促进钙的吸收。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程新春建议,老年人每天应摄入800-10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和鸡蛋黄。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除了钙和维生素D,蛋白质、镁、锌等营养素也对骨骼健康有益。适量摄入瘦肉、海鲜、坚果、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同时,保持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咖啡、浓茶等,以减少钙的流失。
当然,仅靠饮食还不够,适量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同样重要。每天散步30分钟,每周进行3次太极或瑜伽,不仅能增强骨密度,还能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同时,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建议每天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晒太阳5-30分钟。
通过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让老年人享受更加健康、有活力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父母的饮食和运动,为他们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