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士培训:姜群解析合格道士的必经步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士培训:姜群解析合格道士的必经步骤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NVIF240525GQ4A.html

道士出家,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皈依:道教信仰的第一步

想当道士,无论全真和正一,皈依是第一步,皈依以后是道教的居士,也就是信徒,但绝对不是道士!

有很多人问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就是皈从依靠,道教讲究:

  • 皈依无上“道宝”,即皈依“太上无极大道”,能永脱轮回;
  • 皈依无上“经宝”,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经”,能得闻正法;
  • 皈依“无上师宝”,即皈依“玄中大法师”,才能不落邪见。

正一派在皈依之后,想要更进一步成为道士,就要传度。祖师设教传度,必有传度之秘。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传度牒文上明确写道:“凡属修士,应就祖师名下传度,用以弘道宣化,济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见传度之重要,传度更是自古以来就作为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标志。

传度之后,如果想进一步升为道教法师,就要授箓。道教授受法箓,自太上以降、祖天师创教以来,即成道教之传统。授箓之后,才可被称为法师,才真正在上界有了一席之地,才可以兵将护卫,登坛行法。未经授箓的传度弟子,只能借师父之名行法,前提是师父要授过箓。

《三洞修道仪》说:“受正一法箓,方可为人章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奏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冠巾:全真道士的入门仪式

而在皈依道教之后,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真道士,冠巾是一定要经历的。

“冠巾”是全真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按照传统,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矩:新出家者在庙行三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冠巾又称“小受戒”,由此可见“冠巾”一事对于一名全真道士的重大意义。

全真派修道之阶次是以传授戒律为标志的。全真派认为,受得戒律才是合格的出家道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仙界。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魏晋以后,道教戒律十分丰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须持戒、守戒。

金元全真教出现以后,长春真人邱处机遂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又创立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

传戒:全真道士的修行之路

传戒由十方丛林的方丈负责,称为“传戒律师”,又谓传戒本师,因十方丛林的方丈专门负责开坛演戒,解说戒律,传授戒法,故有此称。

《道藏辑要·初真戒律序》云:“律者,正也,所以正不正也。即如乐有律以节气候之不齐,出师有律以禁止武之不整也。”

《初真戒·三师原说》称:“传戒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故律师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受过三坛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荣任此职。

律师之下,还设有:

  • 证盟师,专门为戒子解说经义,回答戒子疑问的大师;
  • 临戒师,专门负责监督戒坛威仪,禁止戒子违反戒规的大师;
  • 保举师,专门负责保戒、保香的大师,该师一般由开坛传戒丛林的监院担任;
  • 纠仪师,专门负责纠正戒子仪规的大师;
  • 提科师,专门负责诵经拜忏及经堂事务的大师;
  • 登箓师,专门负责为戒子取道号,填写《登真录》的大师;
  • 引请师,专门负责主持大型道场,担任高功的大师;
  • 收察师,专门负责察看戒子言行的执事;
  • 道值师,每日领取方丈示“道值签”,巡视各寮,查处犯规戒子的执事,一般由海巡、巡寮、巡照等轮流担任等。

只有完成了从冠巾到受戒的整个过程,才能算是一名严格意义上的全真道士。

出家传度仪节

《太上出家传度仪》的节次,主要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三礼,其内容为“引弟子于大道前,礼三拜,上香。度师祝香”,“度师于三师前设案,坐,《华夏引》,弟子礼度师,三拜,面北长跪,听说出家因缘”,“引弟子于庭下,北向礼”(皇帝四拜)。

第二部分三辞,其内容为:“谢先祖”,“辞父母”,“辞亲知朋友”。

第三部分皈依和成服,其内容为:“《华夏引》,弟子至三师前立,知磬请三师法事”,“三归依”,“弟子长跪具白刺,自陈如念,不得以木简写。如不用简,纸亦得”,“度师读白文”,“保举师与脱俗衣,先著履。度师赞,”“系裙,度师赞”,“著云袖,度师赞”,“披道服,度师赞”,“知磐举仙衣赞”,“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令弟子就坐侧长跪,度师与戴冠,知磬吟星冠赞”,“执简,度师赞”,“知磬举《三启颂》”。

第四部分说戒,其内容为:“度师说十戒,弟子长跪”,“举《智慧颂》”,“听度师教戒,弟子长跪”,“引新戒,礼三师”。

第五部分谢师,“十二愿”,“学仙颂”,“回向念善”,“引新戒,礼大道功德”,“礼度师”。

这样五个部分的出家礼仪,应该说是十分完备地对出家的道士进行了一场入道动机的思想教育,以及入道须知的规戒教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