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冻疮高发,皮肤科专家详解科学防治方法
冬季冻疮高发,皮肤科专家详解科学防治方法
随着冬季的到来,冻疮再次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冻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冻疮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带来瘙痒、疼痛等不适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冻疮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北京三甲医院皮肤科专家的建议。
冻疮的成因与症状
冻疮主要发生在肢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氧,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具体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紫红斑块、肿胀、瘙痒和起水疱。在严重情况下,冻疮还可能导致皮肤溃疡、疼痛,甚至组织坏死。
科学防治方法
保暖复温
保持皮肤温暖是预防和治疗冻疮的关键。当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时,可以使用37-40℃的温水浸泡患部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浸泡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并保持干燥,避免再次受寒。此外,穿着保暖的衣物,如手套、围巾、厚袜子等,也是防止冻疮的重要措施。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冻疮症状。每天坚持慢跑、跳绳等运动30分钟,可以有效改善末梢循环。轻柔按摩冻疮部位,从远端向近端推动,每次5-10分钟,每日数次,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红外线照射,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但要注意控制好距离以防烫伤。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形成的冻疮,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膏包括维生素E软膏、冻疮膏(未破溃时),或抗生素软膏(已破溃时)。此外,口服药物如烟酰胺、硝苯地平等,也可以帮助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冻疮多由气血不足、寒凝血脉所致。因此,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例如,当归、肉桂等中药煎水内服,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外用方面,可以使用醋浸泡双手,或在局部涂抹云南白药粉、风油精等。
日常预防与护理
加强锻炼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跳绳等,可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提高抵抗力。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皮肤健康。
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保持皮肤干燥,尤其是手、脚等易发部位。
注意高危人群
女性、体重过轻者、患有雷诺氏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冻疮。这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和预防措施。
冻疮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如果发现冻疮症状持续不愈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记住,保暖是预防冻疮的关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远离冻疮的困扰,享受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