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如何预防PTSD?精神科医师提供自测方法和应对建议
地震后如何预防PTSD?精神科医师提供自测方法和应对建议
华人心理治疗基金会董事长、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表示,大地震过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理症状,如不想说话、容易做噩梦、易受惊吓等,可以多加留意身边亲友若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罹患了“震后创伤症候群”,这也属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的一种,若轻忽将有可能长期影响身心健康。
地震后创伤反应恐影响身心
王浩威医师指出,地震带来的创伤,可能引发不少人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如果这些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演变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治疗复杂度和难度都相对较高。
他举研究说明,对于经历过创伤事件的高危险族群,PTSD的终生盛行率从5%~75%不等,对心理健康造成庞大的影响。因此,事件之后尽快把握黄金时间关注心理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可通过自我评估及寻求协助,帮助心理复原。
医教1表自测是否有PTSD
为了帮助民众更好地应对震后情绪问题,王浩威医师建议,民众可利用“PTSS-10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自我检测量表”评估,针对当中的10个问题,检视是否符合自身状况;通过自我评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和应对。
【PTSS-10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自我检测试题】
民众可自我筛检是否有创伤后压力反应,当以下10个题目中有5题以上答案为“是”时,请向身心门诊求助。
- 您有睡眠困难吗?
- 您会觉得抑郁(如伤心、难过)吗?
- 您对突然的声音或未预期的动作会感到惊吓吗?
- 您变得比较容易生气吗?
- 当回到突发事件的地方,会不会感到害怕?
- 您的情绪会不会经常容易波动?
- 您会觉得身体易紧张吗?
- 您会觉得不愿跟其他人谈话吗?
- 您会出现与意外事件相关的噩梦吗?
- 您会有良心不安,对自己责难或感到愧疚吗?
医师也特别提醒,应留意“在事件之后”才出现的症状,例如:过去不会失眠,但事件之后出现失眠症状,就需要特别注意这个状况,是否有逐渐改善还是持续影响。
测量表可每隔一段时间来评估
什么状况需要尽快寻求医疗协助?王浩威医师指出,自我评估不是只需要做一次,而是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来做评估,观察变化的趋势,若发现PTSS-10分数有增加趋势,则应寻求专业身心科医疗帮助。他进一步解释,分数的增加可能代表是中重度的情况,需要更深入的专业治疗和帮助,而医疗团队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治疗方案;若评估结果分数有随时间下降,显示为轻中度情况,则建议可采取多种策略以促进心理复原。
3建议促进心理复原
若民众想促进心理复原,可以怎么做?王浩威建议,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如快步走、瑜伽等,有助减少压力荷尔蒙,促进内啡肽释放,改善情绪并减轻焦虑;良好的睡眠管理对于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睡眠尽量充足;也能与信任的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王浩威医师呼吁,民众应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早处理和应对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他强调,通过自我评估和寻求适当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本文原文来自Marie Claire台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