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变主播是什么体验?
“宝妈”变主播是什么体验?
炎炎夏日中,一群奋斗的"宝妈"正挥洒着满满的能量与热情。走进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园区,各个直播间里传来宝妈主播们此起彼伏的声音。
"Hello,姐妹们!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也为大家带来很多福利哦……"上午11点,宝妈梁惠平熟练地码好样品、架起灯光和手机,准时开播。面向同样是宝妈的消费群体,她逐一介绍起手中的童装,并以丰富的养娃经验帮助每位顾客挑选合适尺码……下午3点"下播"后,她十分从容地前往幼儿园和小学,接自己的两个孩子放学。
"这个直播间由我和另一位宝妈搭档,我俩接力,每天播4小时。几点上播、下播,都由我们自己决定!"梁惠平爽朗地说,成为主播后,她的时间更自由了,可以更多地陪伴孩子们。这是她以前在工厂"朝八晚六"时不敢想象的幸福。
中山市小榄镇创业孵化基地内,"宝妈主播"正在直播
曾在传统制造业打拼了16年的梁惠平,一度在繁重的工作和孩子的需求间感到焦头烂额,同时也为职业方向感到"发愁"。2023年9月,中山发布"智创宝妈"电商公益培训项目,梁惠平看到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成为第一期学员。没想到,这成了她迈入新业态、打开新天地的契机。
"过去在工厂月工资五六千,很辛苦。现在工作时间变短了,平均月收入却能达到一万块。" 梁惠平眼里闪着光,直言直播电商带给她的收获是超预期的。"转行"不到一年,她收获了大量消费者的信任——她的直播账号"从零做起",如今已达到每场观众上万名,"火爆"时有四五万人在线。这份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她十分珍惜。
"越做越有信心呗!" 梁惠平笑着说,这份新职业成长空间大、很有"奔头",她会坚持做下去。
"对于母婴产品、童装等品类,宝妈们丰富的养育经验、共情能力是天然优势!"中山市"智创宝妈"电商公益培训项目负责人陈德礼告诉记者,这项专为宝妈开设的免费培训启动不到一年,已有700多位宝妈参与,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做到了单场直播8万元的好成绩。
"中山市许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对直播电商人才'求贤若渴';而妈妈们也都有走上新职业的勇气和决心。" 陈德礼笑着说,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在中山,梁惠平的故事不在少数。早在2022年7月,中山市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两年来,通过人社等多部门的紧密协作,商会、行业协会等积极响应,"妈妈岗"已遍布中山市23个镇街,岗位既有普工、技工等生产一线岗位,也有财务、销售等行政岗位,部分企业拿出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妈妈岗"覆盖行业及岗位日趋丰富。
中山"妈妈岗"智能家电测试岗岗位,两位宝妈正在忙碌
中山"妈妈岗"行政管理岗位,两位宝妈正在讨论工作
目前,中山市有超500家企业提供的超2.3万个岗位,可供需要照顾家庭的弹性工作劳动者选择。
"现在我们的'妈妈岗'政策已经升级到2.0版本。"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科负责人表示,弹性工作方式释放了妇女就业活力,一举多效地破解了企业阶段性招工难、母职困境、生育抚育障碍等多个问题。在"妈妈岗"政策实践探索一年多后,为呼应社会需求,中山市将有家庭成员需要照顾的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线上灵活就业群体都纳入了政策扶持范围,不断扩大"妈妈岗"就业模式的应用范围,已解锁大部分"妈妈岗"岗位的年龄、性别限制。
"现在'妈妈岗'承载的意义更丰富了,2.0版政策拓展对象已超350人。奶爸、大龄劳动者、残疾人等都可以申请加入。我们希望推动更加多元的就业形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该负责人说。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