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香文化鼎盛,今成非遗焕发新生
宋代香文化鼎盛,今成非遗焕发新生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这句宋代文人的生活格言,道出了香文化在宋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宋代香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文化的源远流长
香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先民们通过燃烧带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随着文明的进步,香料逐渐成为沟通人神的媒介。《尚书》中记载:“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这表明在先秦时期,焚香已成为祭祀的重要仪式。
汉代,香料的使用开始从单纯的祛秽养生扩展到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据《汉官仪》记载,当时的尚书郎需要“含鸡舌香伏奏事”,这种香料不仅能够去除口臭,还能使口气芬芳,成为宫廷礼仪的一部分。
唐代,香文化进一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刘禹锡在《更衣曲》中写道:“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唐代文人将用香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名家都有咏香、颂香之作。
宋代香文化的鼎盛
进入宋代,香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与前朝相比,宋代香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普及性和商业化。
普及性:从宫廷到民间
宋代香文化不再局限于宫廷和文人士大夫阶层,而是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便是宋代香铺繁荣的见证。作为“宋四雅”之一的焚香,在宋代达到顶峰,制香行业成为宋代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化:香料贸易的繁荣
宋代商品经济的兴盛,推动了香料贸易的蓬勃发展。据文献记载,当时进口的香料多达一百多种,其中常见的有乳香、龙涎香、檀香等。香料的进出口和经营得到了朝廷的鼓励,香料行业的管理、经营和销售也因此实现了商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文化内涵:文人的精神追求
宋代文人墨客对香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他们不仅将焚香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将其融入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中。黄庭坚的《香十德》:“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生动地概括了香文化的多重价值。
香料的使用与制作
宋代香料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广泛应用于医药、饮食、敬神、制烛、化妆、熏衣、卫生乃至建筑等多个领域。香料在宋代已不再局限于个人居家生活之中,它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
香料的制作工艺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度。香料的制作过程精细且充满仪式感,主要包括选材、配比、和料、醒香、成型、晾晒等步骤。常用的香材包括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天然香料。根据香方(即香料的配比方案),将各种香材按比例混合均匀,放入石臼中细细研磨,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或蜂蜜等天然粘合剂进行搅拌,制成香泥。之后,将香泥放入密闭容器中醒香数日,使香材充分融合,让香气更加醇厚。醒香完成后,将香泥取出,调成一颗一颗如同今日药片般的小香丸,风干备用,宋朝人称之为“合香”。宋朝最主流的焚香形式是隔火熏香。焚香时,先在香炉装入精制的炭灰,用专用的香箸拨开一个小孔,放入一块烧红的木炭后再盖上一层炭灰,用香铲将炭灰堆成小山模样,用香箸戳几个通风的小孔,以防木炭熄灭。然后,在炭灰上面放置一张银片,在银片上投放小香丸,通过炭灰的热量炙烤香料,从而散发出香味。宋朝之后流行的焚香方式,是先将香料制成线状的香品,叫“线香”,焚香时直接点燃线香,通过燃烧来激发香味。
香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宋代香文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下,香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融合哲学、道德、审美等多元要素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表达。它体现了古人对宁静和谐、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在焚香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仪式感的营造,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诗词歌赋中,文人墨客常以香为题材,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在书画艺术中,香成为画家笔下的常见元素,寓意高洁与清雅。香文化在宋代深厚的文化土壤中逐步发展,其文化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丰富,成为一颗闪耀千年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追求的多样化,香文化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与热爱的对象。人们通过制香、品香等方式,亲身体验香文化的神妙之处。“洁、圆、幽、通、和”,这五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香文化的精髓,也为其在文化产业中找到了独特的定位。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对香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从惜香、敬香到懂香、品香,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对香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同时,香文化逐渐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北宋都城,开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宋香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尉氏县蔡庄镇香王村将这一技艺传承至今。改革开放后,该行业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型,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庄的就业问题,还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香王村成功将“香王制香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知名度。
“前段时间,我们民进开封市委会专门针对宋香文化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中,我们对宋香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们建议,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挖掘和整理宋香文化的历史资源,将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推动宋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通过建设香文化主题园区、博物馆等载体,展示宋香文化的历史风貌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香道表演、香品制作体验等活动,加深市民和游客对宋香文化的认知,激发公众兴趣。与此同时,在传统制香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香品和香具。此外,还要积极推动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宋香文化的魅力。要不断结合当今文旅市场需求,在传统文化根基上灵活创新,制作出系列香制品,让宋香文化情结在公众心中扎根,打造大宋文旅产业的新品牌和文化经济新动力。”民进开封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刘红涛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香文化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它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成为高雅生活的象征。今天,我们通过传承与创新,让这颗千年明珠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为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一份雅致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