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化学实验安全大揭秘:这些操作你get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2: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化学实验安全大揭秘:这些操作你get了吗?

化学实验安全是每个实验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从了解化学品的性质、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到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置监控和报警系统,制定详细的事故应对计划,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掌握这些安全要点,不仅能够保障实验顺利进行,还能有效预防意外的发生。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重要的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吧!

01

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原则

近日,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编制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T/CCSAS 050-2024)发布实施。该标准针对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化学品危险性、储存要求、人员要求、个体防护、操作步骤、危险废物处理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化学品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编写前,应从化学品、环境、设施、仪器设备等方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事故后果和伤害的对象、控制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如:带压取样点处安装防护板或隔离板。

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应包含的内容,规定将化学品/实验/工艺名称、化学品危险性、储存要求、人员要求、个体防护、操作步骤、危险废物处理、应急处置环节的要求编制到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中。

02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配备

在现代实验室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不仅关系到科研人员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系列设施和措施,旨在预防事故、保护人员和环境,并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

首先,实验室的防火设施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内通常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品,因此防火措施至关重要。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灭火毯和消防栓,并确保这些设备易于取用。此外,还应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便在火灾初期迅速响应。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还应符合防火安全规范,使用防火材料和结构,减少火灾隐患。

其次,通风系统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设施。实验室内的实验操作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蒸汽,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这些有害物质,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实验室应安装排风罩、通风柜和局部排气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存放化学品的房间应配备独立的排风系统,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实验室的电气安全也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用电量大,因此电气安全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实验室应安装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防爆电器和防护设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防止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个人防护设备(PPE)是保障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安全眼镜、防护面罩和呼吸防护器等。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实验室还应设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化学品的安全存储和管理是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化学品储存柜和存储间,并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存放,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和事故。危险化学品应单独存放,并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和材料。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严格记录化学品的使用和存储情况,确保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应急救援设施是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设施能够迅速控制和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洗眼器和紧急淋浴器等应急救援设备,并确保其定期检查和维护。此外,实验室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03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性、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分为3大类:

第1大类,含爆炸物等16类;
第2大类,含急性毒性等10类;
第3大类,含危害水生环境等7类。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和放射性五类。

  1. 燃烧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2. 爆炸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3. 毒害性: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4. 腐蚀性: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5. 放射性:放射性危险化学品通过放出的射线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从理论上讲,防止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 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包括替代、密闭、惰性气体保护、通风置换和安全监测及连锁。

  2. 消除点火源:能引发事故的点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的做法有:

  • 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 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 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1.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

04

应急处理措施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布的实验室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中,提供了常见实验室安全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生物事件、危险化学品事件和中毒事件的处置方法。

  1. 生物事件的一般处置办法:
  • 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 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 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衣物、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 若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或被动物咬伤或被昆虫叮咬等,应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
  1. 危险化学品事件的一般处置办法:
  • 若有毒、腐蚀性化学品泼溅在皮肤或衣物上,应迅速解脱衣物,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 若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应立即穿戴好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等进行必要防护。泄漏量小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进行处理,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残余物用大量水冲洗稀释。
  • 若发生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则泄漏区域附近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事故严重时,应立即设置隔离线,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同时立即报告。
  • 若发生强酸、强碱及其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相关医院治疗。
  1. 中毒事件的一般处置办法:
  • 吸入中毒:若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打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实验室。若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同时立即送入医院就医。
  • 经口中毒:要立即催吐,可用手指、鸡毛或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也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以稀释毒物并催吐。若中毒者已昏迷,不能进行催吐,应立即送医院抢救。若误食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等,以保护胃黏膜。若误食重金属盐溶液,可立即口服大量牛奶、蛋清、豆浆或食用淀粉糊等,以减轻重金属的毒性。若误食碘酒或苯酚等,可饮用米汤、淀粉糊等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以阻止吸收。
05

安全操作的具体要点

实验室应有明确的安全政策与程序,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生物样本、放射性物质等特殊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规定。所有实验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PPE)穿戴方法,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面罩等。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检查至关重要。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同时,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特别是化学实验室,要确保有害气体能被及时排出,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实验过程中的监控与记录也必不可少。实验操作应遵循标准化流程,对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追踪实验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此外,实验区域应设置清晰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潜在的危险源。

应急准备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制定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计划,并定期举行演练,确保每个人员都能迅速、有效地响应突发状况。

持续改进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通过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优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汇检团队以其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各类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咨询与技术支持。从风险评估到安全培训,从设备检测到应急预案设计,汇检团队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实验环境,让科研工作者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而不必担忧安全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